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十章 生死大战(五)(3 / 4)
南麓的密云怀柔一带,南至霸州(河北霸县)一带平原地区;西自太行山东麓,东至丰润玉田一带,当时有城池二十二座。但是在如此广大肥沃的地区,人口只有四十万,显然如此稀少的人口是长期战乱的结果。上都路行政区域地盘更为广大,但是人口更少,只有十一万余人口。江浙一带或皖南随便找个地域小得多的府(路)行政区域,其人口都比大都路和上都路的总人口多。
忽必烈的禁卫军称为宿卫,共有五万余兵力,大都驻扎一万四千,另有一千仪仗军。其余禁卫军在大都外围驻扎,从其分布特点上看,并不是向南警戒,而是主要向东北方向警戒。东北方向是成吉思汗几个兄弟的封地。忽必烈需要防范的是他祖父的兄弟的后人,但是现在宿卫军的大部分南调沧州了,贾迩冶成了忽必烈的头号敌人。
其实成吉思汗几个兄弟的封地都不是很不大,忽必烈的主要麻烦来自于自己的亲兄弟和叔伯兄弟。大蒙古帝国传到蒙哥时经历了从窝阔台系转移到拖雷系的过程,从此产生了两系之间的权利争夺。忽必烈称大汗时其亲弟阿里布哥也称大汗,各自都有一批宗王支持,从此蒙古帝国正式分裂,四大汗国之间分成两派发生频繁的战争,以后越打越乱,四大汗国发生了混战。
一年前刚告一段落的战争起因于忽必烈和海都之间的战争,海都是窝阔台的孙子。海都还想从忽必烈手上夺回大汗的权柄,忽必烈派遣自己的第四子北平王那木罕征伐远在伊犁河畔阿力麻里的海都,不料中途同去的昔里吉和几个宗王反叛了,昔里吉是蒙哥之子,忽必烈的侄子,那木罕的堂兄弟。忽必烈将伯颜派往草原重创了昔里吉,但是与海都的战争并没有就此而结束。
贾迩冶和吴公公不能彻底搞清楚蒙古贵族之间的权利和派系关系,也不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加以利用。但是有二点贾迩冶清楚了,其一是蒙古贵族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二是广大的华北平原人口稀少,这么少的人口是不能养活很多军队的。根据地只要能坚持住,长期的对峙必定将元廷的元气消耗殆尽。如果有适当的机会,用几万精锐的骑兵驰骋在华北平原和更为广大的高原草地不是幻想。
在查阅资料的这些天里,贾迩冶干脆住在参谋部,连大观园都懒得回去。也许是吴公公觉得贾迩冶太辛苦,主动将贾迩冶拉到他的官邸请贾迩冶喝酒。酒过三巡,吴公公说道,“迩冶,太晚了,今天就住我这里吧。”
贾迩冶嘿嘿一笑,“你这里阴盛阳衰,那么多单身女演员住在这里哺乳婴儿,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