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十章 生死大战(八)(1 / 4)
108
贾迩冶过了三个多月的悠闲日子,像根据地普通的老百姓一样没有将压在南北两线的元军重兵放在眼里,其间还十分招摇地到赣北前线转了一趟,视察那里的防务和观察敌情。既然元军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忙着搞建筑,贾迩冶干脆不问军事了。五月份戴钟的营级部队又装备了一百支步枪,刘芒的新团、步兵独立五团和六团得到了制式装备。十月份警卫营和戴钟的部队各得到五十只步枪,两个没有什么战马的独立骑兵团和吕武的步兵独立一团换装了制式武器装备。
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贾迩冶到处访问朋友,除了李庭芝、朱焕、丁顺、严绍卿、王善等这些老朋友,还访问了许多新朋友,这些朋友有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以前都是大宋的官员。除了李庭芝和淮西的一些朋友,别的朋友都做过元廷的官员。访问朋友是件十分愉快的事情,交谈的话题十分广泛。交朋友活动的结果是这些官员都在日常工作之暇写起了文章,豆腐干大的一块文章有之,巴掌大的一块文章有之,分卷分章的大块文章亦有之。出版业多了一批业余写手,文坛愈发兴旺。贾迩冶在搞大鸣大放,百家争鸣,后来没有秋后算账。贾迩冶的目的是想了解这些官员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究竟在想什么。贾迩冶没有灌输后世的思想成果,现在不是需要先进,而是需要稳定和共渡难关。
刚刚入冬之时,《华夏半月刊》刊登了一篇文章,还配有几幅素描写真插图。文章报道了一起狗咬人事件,受害者是个祖国的花朵。接着《华夏半月刊》发了号外,痛斥狗主人玩忽职守,表达了对狗的刻骨仇恨,以及对受害儿童充满同情和怜悯,政府出面对受害儿童救治并且给其家庭救济。各种报刊刊登了类似事件,其中很多都是无中生有,还有许多是陈年往事,但都描写的活灵活现,好像刚刚发生的一般。于是狗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衙役出动了,打狗。城市治安部队出动了,打狗。乡村民兵出动了,还是打狗。前线部队居然派出特战部队和侦察部队深入敌后打狗,淮西甚至发生了营级和团级骑兵部队到敌后打狗的事件。好在很小的狗崽不会咬人,暂时放过,免得绝了狗种,以致将来无狗可打。
打狗还打出了学问。有学者写文章说狗可狗,非常狗,打可打,非常打,云云。作者学问太大,其文非二十年以上寒窗之苦者不明其意,不符合新文化运动的宗旨,故编辑用白话文作了注解。意思其实很简单,大狗会咬人,当打之,狗崽不会咬人,当存之,此乃人道也,亦即狗道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