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天翻地覆 第二章 坚守大兴(二)(1 / 4)
22
刘国杰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突然变成了二十余万元军的总指挥。刘国杰少年从军,从小卒干起,作战英勇,获拔都(勇士)称号,三十五岁升至千户,四十一岁升万户,先后在张弘范、阿术和伯颜帐下效力,在元对宋的战争中屡立重大战功,平定昔里吉等宗王叛乱时升任汉军都元帅,为四万户。忽必烈多次召见嘉奖刘国杰,原打算剿灭宋宗室残余和蒙古贵族反叛力量后派刘国杰率军第二次征日本。
腊月三十深夜虎威师和闵烟师炮袭滨州的两座城池,天未亮时在沧州的伯颜就得到前线的报告。伯颜当即派遣刘国杰到前线视察督战,授临机决断调动前线部队作战的指挥权。刘国杰到滨州途中遇见前线派往沧州报讯的快骑,得知前线战事已息,但为了了解详细战况并肩负视察前线和指挥督战的使命,刘国杰继续前往滨州。在前线刘国杰视察了被炮火炸为废墟的几座外围城堡,心情异常沉重,敌人的火炮威力太恐怖了。刘国杰给伯颜和阿术写了封信详细描述了敌军火炮的破坏力,派人送往沧州。
伯颜、阿术以下元军将领都深知敌军火炮犀利,敌军是一支不好惹的军队。敌军原来不过是一支商人的护卫部队,乘着元军攻宋和平息宗王叛乱之机,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夺占地盘,不断发展壮大。待宋室残余尽灭、宗王叛乱暂息之时,敌军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势力,特别不可思议的是敌军以不多的兵力快速攻占城池和打歼灭战的惊人战力。
一般攻占五六千人防守的城池需要五万以上兵力,能够做的事情也只是在城外要地筑垒扎营而长期围困,断其粮道援军。若急于求成强攻城池,既使能打下来自家也将折兵过半,城墙绝对不是无用的摆设。因此招降、利诱、威逼、用间、煽动是上至君王下至将相常用的手段,而且常有奇效。但是对这股新兴的势力这些手段都没有运用的途径。
几年来收集的情报只知道敌人的火器太厉害,那些火器是如何制造的却一无所知。但是有一点明白了,敌人制造火器需要制造火药的硝碱作为原料,而且制造方法相当复杂,元军无法配制出类似的爆炸物。元军也是运用火器作战的行家里手,实际上蒙古军队横扫天下纵横万里在军力上所赖者就是骑兵的快速运动能力和火器的威力这两项,而火器是宋、辽、金数百年长期战争中广泛使用的武器。
火器是作战的利器,但是也有缺点。行军打仗时弹药和粮草一样,是要随军运输的,一旦耗尽失去补充,那就只能使用冷兵器硬干了。因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