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天翻地覆 第二章 坚守大兴(六)(3 / 4)
因为他存粮不足。”贾迩冶只指出一个错误。
“粮食的事情老夫核实了,你确实将沧州的储备粮仓烧了,但是军中在近期内还不至于断粮。”[奇书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唉,老忽,什么时候你才能认输呢?”
“刘国杰仍然实力雄厚,最终输赢尚无定论,老夫怎能认输?”
贾迩冶只能长声叹息。打赌毕竟是小儿科的事情啊。玩小技巧办成大事只在小说里有成功的实例。贾迩冶确实是希望忽必烈认输,但是贾迩冶也明白既使忽必烈能够配合地下诏命令各地元军和地方政权投降,并不意味着元军都能服从。当年大宋朝廷下诏命令各地向元廷投降时,丞相李庭芝就拒绝投降,射杀传旨使臣,坚持抗战一年多。福州行朝也拒绝投降,丞相陈宜中在温州将谢太后派来传旨的几个使者沉水溺死。贾迩冶只是希望能够迅速瓦解元廷在各地的势力,这样收拾起来应当容易的多。一旦元军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各自自谋利益,无疑便于各个击破。刘国杰如果真的北上辽东,则可以说明元廷势力分崩离析的现象已经开始。想通这一层,贾迩冶对争取忽必烈投降并予以配合的兴趣降低了许多。
以后的几天时间里,贾迩冶密切注视着刘国杰的动向。刘国杰派出的两万人马确实占据了武清,而且和固安的军队一样在加强城防。但是固安的元军有一万人马向沧州方向去了,还带走了一万多匹战马,这些战马的主人在攻打大兴时死了。不久两万骑兵在运河以西百里多的范围内大肆抢夺粮食和各种物资以及牲畜,各地的少量元军城防部队根本就不是对手,只能望风而降。刘国杰的部队不仅抢夺物资,还掳掠人口,掳掠对象竟然包括各地的元军和官员以及他们的家眷。贾迩冶认定刘国杰与元廷彻底决裂了,对刘国杰掳掠人口的行为不加干涉,刘国杰需要人口找个地方安家。贾迩冶对无忌等人说刘国杰正在强迫河北的老百姓搞一次轰轰烈烈的闯关东的大规模移民运动。
与此同时,一万元军骑兵掩护三万步兵逐次向北转移。越向北,刘国杰集团越滚越大,聚集在武清以东一带时达到三十余万。严库表示了严重的忧虑,担心刘国杰驱使老百姓再次攻城作战。但是贾迩冶不担心,原因是现在刘国杰的三十余万军民都不是步行,也没有严重的杀人现象。刘国杰现在有七万多骑兵,还有三万步兵也不是步行,都有驴子或骡子,最差的骑着老马劣马行军。二十余万百姓乘驴车、骡车和牛车行军,还有数不清的车辆载运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