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瓶子很罗嗦……(2 / 4)
占”着陆仁的书房地缘故,想偷偷翻阅陆仁的那些书简并不太可能。
到官渡之战后,陆仁大病一场并悄悄遣散仆从准备逃离曹营。仆从一回报那时尚未出仕仍在许昌家中的司马懿,司马懿马上就敏感的查觉到了陆仁的意图。陆仁前脚刚走,司马懿后脚便安排着去陆仁的府中盗书,有个潜伏在陆仁身边多年清楚陆府环境的仆从在,再加上司马懿那么聪明地人。略施小计盗千余卷书简出来并不是难事。此外司马氏也在暗中与袁绍互通款曲,知道袁尚对陆仁一直也盯得很紧,于是就故意给袁尚安排在许昌地细作通风报信,好支开袁尚的细作……陆氏镇外射向陆仁,却被婉儿挡下来的那一箭,其实就是袁尚派来伺机暗杀陆仁的细作射出的。袁尚的容是毁在陆仁主侍的手上,袁尚对陆仁恨之入骨。当然是欲除之而后快。
支开了袁尚的细作并盗书成功之后。司马懿便放上一把大火毁灭痕迹。这一把火放得真是很成功,司马懿神不知鬼不觉的得来了陆仁与蔡琰多年苦心编写下来地文献,其后司马懿就带着这些文献书简躲回河内老家细细的参悟。
袁绍病死之后的河北局势,司马懿也了解得很清楚。这时司马懿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天下格局,最后选择了袁尚作为自己暗中扶持的目标。道理其实也很简单,曹操太精明且手下地能者太多,司马懿在曹操地手下野心不太可能得呈;袁谭比较刚愎自用,难听人言,又因为继承了袁绍的家业会是曹操地首要攻击目标。不太合适。只有袁尚地处偏北,有袁谭的势力缓冲,而且按陆仁书简中的记载,袁尚的地盘最靠近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东三省,只要得到了一些缓冲的时间在东三省建城立足。再利用袁氏原本对乌桓、鲜卑这些北地异族的影响力来聚集人口。袁尚的发展潜力是最大的。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司马懿曾与袁尚见过面。知道袁尚这个人自己能够控制得住。
在曹操与袁谭交兵的那段时期里,司马懿就去与袁尚碰过头,而袁尚在大兴安岭地区的新城雏形就是司马懿定下的。接着袁尚兵败于曹操之手,司马懿料知袁尚必败给袁尚出了个诈死脱身之计,救回袁尚之后司马懿留下了一批自己整理出来的内政系文献交给田丰、沮授,并且和田丰、沮授议定如何封锁消息,让袁尚在东北安心发展,自己则回到河内老家应对曹操的辟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司马懿一面让曹操认为北方无忧,一面利用曹操急于统一天下的想法,一个劲的把曹操往南方导。等到建安十八年,袁尚在东北的势力基本成形,田丰和沮授年纪又大了,不再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