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三国英雄少不得吴候(下)(3 / 4)
鲁肃微笑道:“失言失言!主公息怒!”
孙权气归气,稍稍沉思一下却也觉得鲁肃的比喻其实很恰当。再一转念孙权一脸严肃的问道:“子敬的上策是让孤也率军北上,与曹刘陆三家会盟抗胡。即为上策则必有深意,子敬不妨细说一
鲁肃也认认真真的道:“主公应该想一想,当年的曹操为什么能从一介虚职白官,白手起家而得今日之势?就其身史而论,是依仗天下大义之名得来的天时而聚起声势。再想汉室至今四百余年间,但凡是出仕为官求取清名者,又有谁不以卫青、霍去病诛除五胡之举为标榜?刘备能放下私仇与曹操联手抗胡,为的不就是这一份天下英雄之名,日后也好引来满怀赤诚之子的仕子相投吗?不然主公认为刘备又凭什么要与曹操联合到一处?”
孙权迟疑道:“子敬劝孤也出兵北疆,为的是求名?”
鲁肃点点头,有些话对孙权不用说得太明白。仔细想想,刘备和曹操是天下公认的英雄,是英雄就该在国难的时候放下私仇共赴国难。孙权如果趁火打劫固然有损其名望,陆仁又作好了牵制孙权的准备,孙权如果取下策自然是名利双失;若是选取中策,虽然不会得来一个国贼的名号,对东吴的经济上又会产生出一定的优势,但也少不了会被人骂作胆小鬼、居心叵测,最要命的其实还是日后和曹操、刘备争天下的时候,在政治地位上低了一档——人家在国难的时候是英雄,你孙权却是个躲在家里看热闹再趁机揩油的狗熊!再想招纳人才充实国力,别人也会想一想孙权这家的人值不值得投奔。该出手去打的仗不打,那升官发财最直接的军功肯定不容易赚到,升不了官发不了财得不了名,鬼理你啊!就算还能招到人才,诂计来的也都是些贪图太平的人。
孙权眼珠转几转便想明白了这些,微微颌首道:“子敬之意,孤已尽解……”
鲁肃望了孙权几眼,知道孙权其实还有些犹豫,于是趁热打铁:“主公与曹刘同为并世之英豪,于英豪之气概上又怎么能输给此二人?以肃之见,天下英雄,少不得主公!日后名留青史,当在竹帛之上为主公留下重重的一笔!”
“子敬……”
鲁肃笑道:“肃知主公在担心东吴之事。名这一事可先一放,肃说些实际的。主公想想,陆仁费心尽力的促成会盟,又亲率兵马赶赴北疆,带去的并不仅仅是其夷泉精锐,还会有他夷泉称雄于世的优良战具。曹刘陆三方联军合力抗胡,陆仁也不会再对这些兵装有所保留,而曹刘两家也势必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