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谋事在人(2 / 6)
也不敢对这支佣军掉以轻心。师儿你应该记得,为父在围攻北平的时候,是调出了多少兵马去专门对付这五千雇佣军。又花去了多少气力才把他们逐出右北平。那传令官所言句句属实,为父心知。”
“那父亲为何……”
司马懿道:“行军打仗,粮草为先。若军中无粮,军心必乱。适才为父处斩这传令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种不利于我的消息,是不能流传开来的。”
司马师哦了一声。默默点头。这会要是陆仁知道了这件事还真不知道会如何去想,当初陆仁在曹操打袁术地时候帮曹操存下了足够的粮草。因而没有发生曹操借粮官之头的那件事发生,可是现在在司马懿这里却发生了相类似的事情。
想了一阵司马师道:“可是父亲。我军兵马有三十万之众,粮草日费甚巨。北平一地残破不堪又在战事之中,根本就是颗粒无收,军中所需全赖新城转运。如今被毁去这多……”
司马懿摆摆手道:“这事暂无大忧。我计较过,汝弟昭儿坐镇的北平城里屯积的粮草与此地军中携带的粮草,当可支持三月。这一次被雇佣军烧毁的粮草虽多,但暂时对我军的影响不大。只是后面新城再有粮草送来就千万出不得差错。否则我军必败!所以师儿。我打算让你带三万人马回援北平粮道,休教粮队再有其失!”
司马师道:“父亲是打算从易京这里调三万人于孩儿?曹刘陆三家联军驻于易京地兵马有二十五万。父亲却仅有十五万,再带走三万只怕易京的兵力不够,挡不住联军。依孩儿之见,不如让孩儿从北平与守备沿海的各寨中抽调三万人马出来……”
司马懿一拍桌子愠道:“汝之见地何其愚也!前些时日北平与沿海各寨传回来的消息你难道不知道吗?雇佣军联结东吴、济州,总共近七万的大军已占据了右北平,连日侵攻之下沿海各寨早已失去数处,现在雇佣军又分出数千人去劫掠我军粮道,度其本意本就是欲行一石二鸟之策。我若置粮道于不顾,数日稍久大军必乱,此则北平必失,此为其一;我集重兵于易京抵挡联军,看似不能从易京分出兵马去保守粮道,只能从沿海各寨与北平调动兵马,但若一调动这两处的兵马,北平与沿海地守备就彻底的薄弱了下来,那么东线地雇佣军与东吴、济州兵就可以趁虚而入,占据整个沿海甚至是趁北平兵力不多的时候直接攻取北平!沿海防线与北平城都是丢不得地地方,师儿你当知晓才是!”
司马懿说的意思其实很明白。胡虏现存的几座沿海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