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十九节(5 / 10)
韬、孟建等人,有朝中大吏孔融、祢衡、陈登等人,目前已有证据表明臧洪、张邈、陈宫等部分大臣和此案也有牵连,大司马徐荣已下令廷尉府将两案合并审理。
御史大夫刘和上奏,考虑到自己是青州人,并且和孔融、祢衡等大臣关系亲密,主动要求回避,举荐老大臣司马防暂领御史台。
廷尉卿鲜于辅、廷尉丞陈好上奏,详细禀报审讯情况。
治书御史郗虑上奏,弹劾孔融、祢衡等大臣,恳求长公主立即下旨羁押所有涉案大臣。
大司马徐荣、太尉荀攸、光禄勋张燕、廷尉鲜于辅等大臣联名上奏,目前朝堂上危机重重,为了稳定州郡,请求调换十四名和涉案大臣关系密切的郡国太守、国相,并要求这些卸任大吏即刻返京。
丞相蔡邕和众多涉案大臣关系密切,恳请长公主下旨,请丞相大人暂时回避,丞相府事务暂时由老大臣周忠代理。
左卫将军、卫尉吕布和众多涉案大臣关系密切,不再适合督领南军,建议长公主下旨,即刻命其回避,交出兵权,并举荐右将军杨凤暂时督领南军戍守皇宫。
大司马徐荣独自上奏,从稳定当前局势出发,臣建议殿下在北军没有出动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下旨调遣兵马进京,以免重蹈当年董卓乱国之祸。
※※※
“赵云将军还在督领北军吗?”长公主沉默良久,小声问道。
“赵大人的处境,殿下应该清楚。”李玮苦笑道,“如果陛下强行下令,让赵大人出兵,赵大人将承担发动兵变之责。”李玮看看坐在一边神情愤怒的蔡邕,摇了摇头,“丞相大人必须做出选择,要么主动承认朝廷在招抚策略上有重大错误,承担所有罪责,要么赵大人将……”李玮停顿了一下,轻轻叹了一口气,“赵大人如果出事,大将军回来后,问题就变得复杂了,而张燕等人可能乘机攫取权柄,导致事态向更加恶劣的方向发展。”
“现在大汉是我主政,不是天子主政……”长公主有些恼羞成怒。
“丞相如果拒绝承担罪责,他可能会涉及谋刺天子一案,他随即有挟持殿下之嫌疑,如此一来,殿下手中的权柄就没了,小天子将在顾命大臣的辅佐下主政,那时,赵云大人被羁押,张燕指挥北军出动就不是兵变,而是平叛,是拯救殿下,是大义之举了。”
“岂有此理……”蔡邕惨然长叹,“这世上还有天理吗?”
“有。”李玮说道,“只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