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10 / 22)
”论六部治事,谓:“六部本循明制,汉承政皆墨守大明会典,宜参酌彼此,殚心竭思,就今日规模,别立会典。务去因循之习,渐就中国之制度,庶异日既得中原,不至於自扰。昔汉继秦而王,萧何任造律,叔孙通任制礼。彼犹是人也,前无所因,尚能造律制礼;今既有成法,乃不能通其变,则又何也?六部汉承政宜人置一通事,上亦宜以译者侍左右,俾时召对,毋使以不通满语自诿。”宁完我疏屡上,上每采其议。宁完我又尝疏荐李率泰、陈锦,皆至大用。惟论用兵,力主自宁、锦直攻山海,不原出宣、大;孔有德、耿仲明降时,宁完我疏言当收其兵入乌真超哈,继又言有德、仲明暴戾无才,其兵多矿徒,食尽且为盗:皆未当上旨。
天聪九年(1635年)二月,范文程上言荐举太滥,举主虽不连坐,亦当议罚。宁完我亦疏请功罪皆当并议,略言:“皇太极令官民皆得荐举,本欲得才以任事,乃无知者假此幸进,两部已四五十人,其滥可见。当行连坐法,所举得人,举主同其赏;所举失人,举主同其罪;如有末路改节,许举主自陈,贷其罪。如采此法,臣度不三日,请罢举者十当八九;其有留者,不问皆真才矣。”皇太极听取了他的建议。
宁完我久预机务,遇事敢言,累进世职二等甲喇章京,袭六次,赐庄田、奴仆,上倚任,顾喜酒纵博。初从上伐明,命助守永平,以博为礼部参政李伯龙及游击佟整所劾,上为诫谕,宥之。天聪十年(1636年)二月,复坐与大凌河降将甲喇章京刘士英博,为士英奴所讦,削世职,尽夺所赐,仍令给事萨哈廉家。是年改元崇德,以文馆为内三院,希福、文程、承先皆为大学士,宁完我以罪废,不得与。
入关之后
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帝定鼎燕京之后,起用宁完我为学士。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授内弘文院大学士,充明史总裁。是年及三年、六年,并充会试总裁。又命监修太宗实录,译三国志、洪武宝训诸书,复授二等阿达哈哈番。八年闰二月,大学士刚林、祁充格得罪,宁完我以知睿亲王改太祖实录未启奏,当夺职,郑亲王济尔哈朗等覆谳,以为无罪,得免。三月,调内国史院大学士,命班位禄秩从满洲大学士例。寻授议政大臣。
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疏劾大学士陈名夏结党怀奸,胪举名夏涂抹票拟稿簿,删改谕旨,庇护同党,纵子掖臣为害乡里,凡七事;复言:“从古奸臣贼子,党不成则计不行。何则?无真才,无实事,无显功,故必结党为之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