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7 / 8)
人。尽管这些数字无疑有夸大、言过之词,但是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随着文成公主的入藏,内地平原地区诸如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等生产技术和历算、医药等科学知识,皆陆续传到了吐蕃。使当地人民的衣、食、住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最重要、最广为人知的藏王。
松赞干布的一生,功绩卓著,他统一了西藏,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沟通了与内地唐朝的友好关系,推动了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松赞干布为加强与巩固政权,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迁都拉萨并建造布达拉宫;把西藏划为六大行政区域;推广佛教;创制文字;与唐王朝联姻,迎娶文成公主,并建成大昭寺、小昭寺;统一席量衡制度;鼓励众民开垦荒地;保护水利资源;开山修路以促进贸易,等等。这些对发展吐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藏族历来十分敬重松赞干布,他不仅被视为观音的化身,而且是有口皆碑的三**王之一,另两位法王是赤松德赞和赤祖德赞。
当时的臣民,这样称赞文治武功的松赞干布:上有首领如弃苏农赞(即松赞干布)之深沉,下有大臣如东赞(即禄东赞)之贤明,为首领者替天行道,为大臣者泽被大地,权位威严,治理有方,外蕃咸服,内政修明,黔首黎民,尊卑有次,征敛有则,居处受益,春秋有序,心愿有偿,强横则囚,顽抗是惩,凌犯者抑,善良者彰,贤明称赞,勇武蒙恩,为官称职,为民淳朴,普皆利乐。吐蕃昔无文字,松赞干布此时始命制定;建立法律官服,权别大小,职分高低,奖励忠贞,惩处悖逆。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评价:举凡吐蕃之一切纯良风俗,贤明政事,均为此墀松赞王者(松赞干布)之时出现也。[38]
7世纪,松赞干布的大臣吞米桑波扎创建藏文后,首次在古卡尔玛日宫殿向松赞干布讲授藏文。松赞干布很快学会,并应用自如,先后撰写了三部著作(说法不一)。其中一部著作早已失传,另一部由于当时落后的印刷技术和经历的长远历史,到阿底峡大师时期,基本已残缺不全,后来被人整理时根据记忆增加了不少内容,使其本来的面貌荡然无存。
《嘛呢全集》相传为松赞干布所著,但从书中所反映的密法修持和中观思想分析,《嘛呢全集》是松赞干布所著的可能性极小。《嘛呢全集》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松赞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