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风云渐起(二十二)(2 / 3)
意一再优容。皇上言臣往昔呈折中,除却对川省地方的庶务见识,也尽透着想建功业的心思,此番令臣领兵与延信二路会剿,也是端看臣才具一二的用意。皇上后又论及各省前后督抚才具品性、出身经历等,更一再谕臣要用心顾念四爷——”说话间,年羹尧已是看了胤禛,心诚意切地道,“皇上原话,‘该有的礼数心意都要有,忠顺仁敬,慎身修永,方是为臣之道’,臣初以为是皇上诫臣不可恃功倨傲,便回说臣自知浅薄,四爷是臣的主子,也有寄信时常告诫,皇上却又一时慨然,然后便说了这话,臣离宫之后,思量再三,只觉得皇上并不是随意说说的。”
年羹尧这此论,并非无的放矢,个中含义,他与胤禛是最清楚不过。也正如年羹尧所言,他向日所得圣眷最优,密折往来中,康熙更将年羹尧视若子侄一般,这份宠遇直羡煞旁人,无论是他此前在成都时顶着朝廷处置两江督抚互劾的风声,与前总督殷泰互生龃龉,还是后头与孟光祖私相授受,顶多也不过一个革职留任的处分,并没有更多的责难。年羹尧自己也明白,往日因他那自傲的脾性,君前也不肯轻易以奴才自居,康熙固然知道此事,也由得他去,甚或胤禛有时说他的不是处,康熙言语中直透着宠溺着为他回寰,然而此番陛见,康熙却并不似往日一般赞他的好处,反是明诫于他,个中深意自是不言而喻的。
胤禛思量一发,自也明白此间首尾,暗自欣喜之余,方见年羹尧格外诚挚,也是不由赞赏道,“此事若由别人来说,我绝然不信。你见识端正,断不至轻言一事,我信得及你。”这话说来,胤禛面色已是愈见和煦,只是那深拧的眉峰上透着内里深思,胤禛一时停了口,看着年羹尧问道,“你倒说说,如今这情势,真就到了‘今日’、‘异日’的地步了么?”闻言,年羹尧立时拱手接道,“臣不是不知好歹之人,宫府之恩,臣无一日敢或忘。”及此,二人方才将适才屋中剩余的那一点不睦扫了个干净,年羹尧端坐在炕沿上,也自松了松颜色,便又冲着胤禛一欠身道,“如今这情势,臣也有些想头,说来与四爷分辨看看。”
见胤禛颔首应了,年羹尧略整了整思绪,如是想着便道,“皇上龙体虽显健硕,但终究也是古稀老人了,这一旦之事总是未测……圣虑深远,由此一节观之,皇上当为四爷做了预备也未定。不过话虽如此说,十四爷如今声势颇大,又与八爷九爷交情不浅,外任督抚之中也多有看好十四爷之人,四爷还当多加留心,臣在外,至于京中情形便不甚明了了。只是皇上既有明旨令十四爷年底回京,四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