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紫金血泪第二百六十四章厚赏忠义臣 (2)(10 / 23)
汹涌而下,不但是汴梁,便是左近州县都会被大水淹没的啊,那会死伤多少百姓?”
赵匡义冷冷的说道:“你是想自己死还是别人死?若是让汴梁城内周军尾随追击而来,我们一个都跑不了!别忘了,我们在周军眼中都是反叛之人,断无幸理的!”
那陈都将还是不敢行事,大声道:“少将军三思啊,咱们这会害死多少无辜百姓的啊,我等家小大多都是汴梁城附近的,也不能害了……”只听噗嗤一声,那陈都将捂着咽喉嗬嗬的说不出话来,一柄长剑正中他的咽喉。
“你抗命不尊,当斩!”赵匡义冷冷的说道,跟着抽回长剑来,厉声喝道:“快些挖!不想死的,就给我挖!”一道电光闪过,瞬间的光亮将赵匡义的身形照了个通亮,只见他在马上浑身是血水,面色狰狞,手中的长剑还在滴着血,活像是地狱来的勾魂使者一般。众兵卒大骇,在赵匡义亲卫的驱赶之下,只得开始挖掘黄河堤坝。
这黄河每个中华儿女便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自古以来便是养育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但黄河从古至今带给她孩子的伤痛也是不小的。早在西汉末年,河南浚县境内河道,已经是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王莽篡汉之时,黄河又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六十年之久,黄河下游百姓因此死伤无数。到唐末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逐渐淤高,到五代时期,决口的频率明显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次泛决。
因五代战乱,很多帝皇都没有空闲来修筑黄河堤坝,倒是在柴荣手中,他征发民夫,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的确令黄河安稳了不少。
此刻赵匡义等人挖掘的黄河堤坝段,便是后世有名的开封北郊黄河柳园口段。在后世历史上,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七百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常。这次决口也给豫东北、鲁西南广大地区的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黄河改道后因河道不稳,遗祸延绵百年,河道每年都要决口,甚至有时一年之内数次决口,形成了一段时期内的黄泛区。
中原汉人都知道这黄河一旦不受约束,带来的祸患将会是何等险峻,所以那陈都将才劝谏赵匡义放弃掘开黄河堤坝的念头,但赵匡义眼中满是对徐皓月的怒火,已然听不进去任何劝谏,只是催促众兵卒挖掘堤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