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紫金血泪第二百六十四章厚赏忠义臣 (5)(3 / 23)
翰林学士徐铉问起经过,陈乔大致一说后皱着眉头叹气道:“起初这徐皓月归周,实乃是逼不得已,先主背弃在先,此刻他定是心有怨怼,一朝得了大周重权,定然不会轻易答应先主恢复帝号之事,这趟只怕难复王命了。”
这徐铉乃是南唐才子,文学造诣颇高,尤擅书法,广陵人,也是江南徐世家中出名人物,和徐皓月认的祖宗徐温不是一系,但好歹也都是徐姓中人,因此这次出使大周,李煜便让他担任了副使一职。
听了陈乔的话后,徐铉却笑道:“这徐公不是这般心胸狭窄之人,若他是这样的人,这会儿也不能掌大周权柄。听徐公的问话,多是问些旧识故交的近况,其实徐公还是感念当年旧情的,我等也不必再去求请,只等着佳音传来便了。”
陈乔听了觉得有理,干瘦的脸上这才有了些笑意,一旁同为副使的虞部员外郎潘佑忽然说道:“陈大人,徐大人所言甚是,明日等候佳音便好。”跟着眉头皱起低声说道:“求取回复先主帝号容易,兴复国家才是难事。我等一路行来,所见所闻都是大周在进行变法革新,各处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商旅往来不绝,反观我国,暮气沉沉,再不图变法之事,只怕国力日退,亡国之祸便在近前。”
陈乔颔首道:“确实如此,观大周平定此次叛乱,徐皓月手段雷霆,大周并未因此动荡,反而藉此顺势收拢地方权柄,假以时日大周政通人和,国富民足,兵甲更利,我唐国将永无翻身之日!”他站起身来走了两步,忽然站定身形,对徐铉和潘佑道:“我等为人臣子者,当忧于国事,此刻我们就该细细商议,寻变法之途,求强国之法,回国之后联名奏报主上,主上新近接位,也该有励精图治之念,说不定我大唐能再次荣昌也未可知。”
潘佑当即抚掌叫好,只有徐铉皱眉道:“若然我等行变革之事,牵连甚广,只恐阻力颇大,难以成事。”
陈乔攥紧拳头沉声道:“此刻已经容不得我等瞻前顾后,大周兴盛便有开疆拓土之意,在不求变唯有亡国耳。”徐铉听了只是默然不语。
翌日,三人早起整装停当后,果然有大周礼部官员前来召唤,带同国书表章贡品,上朝觐见。
到了大周皇宫宣政殿上,陈乔奉表进献了贡品礼单,并将李煜陈情求取先王帝号的表章奉上,大周太后符玉清倒是欣然受了,慰勉几句后,颁下诏旨,同意给李璟死后追赠帝号,并派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李昉为使,跟随陈乔等人回国吊唁李璟,以示礼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