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河东且逍遥(8 / 10)
亲磕头作揖把他们送到大路口,恋恋不舍地看着主仆八人认蹬上马,尤其是看到四小的控马技术,更是惊慕不已。他们那里知道,杨洪等四小早就在杂耍班练习马术,年龄虽小骑术已是超人一等,以后在杨衮的精心培育下,成了杨家有名的铁卫四管家,这是后话。
杨衮八人行了大半日,已到一所庄院之前。杜柏英道:“师兄!前面村子就是兄弟们的寒家所在,你们缓行,我头前报信去!”杨衮道:“且慢!前面村子是哪位师弟府上所在?另一位离此还有几多路程,我们先议定先去谁家方好,免得失了礼数。”王柏堂笑道:“让他去吧,我包师兄不失礼就是!”
原来前面的村子,早年叫杜王庄,村中居民仅杜、王两姓,有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村中杜、王两姓的族长都是邻溪筑院,隔水为邻,两姓的村民也都以溪为界居住。年代久远,两姓人丁渐多,就分成杜家庄和王家庄两个村子。眼下杜家庄的庄主是杜柏英的父亲杜海山,王家庄的庄主是王柏堂的父亲王世俊。
王、杜二庄主听说火山王爷莅临,喜出望外慌忙出村,喜滋滋将杨衮等迎入王家客厅。由王世俊、杜海山作陪,摆酒款待。席间杨衮道:“小侄为势所迫,携二弟南征北战数年不能来府上拜访,甚觉失礼!今日不速造府,一则给二位伯父请安,二则促两位师弟完婚,不知可曾文定?”王庄主道:“两家都早已聘定淑女,只等犬子回来迎娶。”杨衮大喜道:“何不择吉日就办?”杜庄主道:“办事不难,难的是路不通奈何!”“难道两亲家都居住在关外辽国之地?”杨衮诧异地问道,王庄主道:“住倒是在关内,问题是去柏堂岳父家须经过大雁峰下;去柏英岳父家须通过佘家寨才行!大雁峰晋中雁匪伙穷凶极恶,必然抢截迎亲队伍;佘家寨收过路钱,雁过拔毛,这两条道都不好走啊!”杨衮笑道:“这事不难,大雁峰匪巢已平,匪首已死,畅通无阻。佘家寨明日我去通洽,二老尽管择日办事就是。”
第二日,杨衮带上杜柏英的赤铜刀,一人一骑独闯佘家寨。王柏堂、杜柏英要同去,杨衮道:“佘家寨据说只是收钱,从不伤人,愚兄前去是情商,不是攻山夺寨,人多无益!你两人还是准备当新郎吧!”道罢哈哈一笑,拍马而去。
到了佘家寨路口,果见十多名舞刀弄枪的庄丁拦路而站,路旁竖一木牌,上写道:“佘家路口佘家庄,修路抗辽缺银两,来往行人从此过,留下钱财没商量!”杨衮驻马对庄丁道:“报知你家寨主,道是河曲杨某来访!”庄丁道:“在此稍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