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代州杨无敌(3 / 13)
塘砦由杨继业主事心中暗喜,即将诏书改写成对杨继业的内容,大意是:“朕闻国难所以兴帮,殷忧所以启事。先帝西去,予承位晋阳。但北有虎视之辽,南有鲸吞之宋,正是我君臣振国保邦之日也。必有忠勇鹰扬之将,急遏辽宋之虞。兹尔杨继业,子承父职,文武双全,正堪大用。故命兵部主事丁贵持彩礼以迎。即着来京扶孤,率兵保国安民,尔其倍道兼行,以慰朕怀,钦此”
丁贵来到火塘砦,杨继业迎入砦内,焚香读罢诏旨,和丁贵分礼坐下。丁贵道:“汉主即位以来励心图治,罢绝联辽国策,任用抗辽诸臣。今诏将军赴京,出任抗辽主将,本欲亲来,初登大宝,不便移驾,特命末将持诏前来,不知将军意下如何?”杨继业道:“天使一路鞍马劳累,且休息一宿,明日再议吧。”晚上,杨继业请王贵、杜国显、佘赛花共议此事,赛花道:“说起来刘均的国策较乃父刘崇是高明一些,不尽人意的是,他拿不出强国富民之策。只知闭关自保,以解近忧,不知开拓治本,以图远虑。尽管如此,为妻愚见夫君还是应诏为是,且不说我们是汉国子民理当奉诏,爹爹言犹在耳的遗瞩你忘了吗?”王贵道:“我们三家世代相交,亲如一家,凡事以杨哥马首是瞻!一切都听杨哥的!”杨继业意随决,对三人道:“为继承先父抗辽之志,吾意已决,三日后奉诏进京!”
三日后,杨继业将火塘砦诸事托付王柏堂,杜柏英二位叔父掌理,留下王家‘五英’中的四英及众老将守砦。拜辞母亲王老太君,带着佘赛花、王贵、杜国显、王喜父子、四卫、四凤、及五千亲兵,向太原出发。
汉主刘均闻报杨继业已到,在御书房单独接见,先赐黄金五百两,白绫五十匹表示对火山王去世的吊唁。随后对杨继业道:“代州乃我国与辽邦接壤边境,是辽国进犯的必经之路。今封卿为代州节度使,率领精兵一万及卿家亲兵前去守镇,抵抗辽军入侵。朕已令户部及时供应粮草,令兵部发兵,明日卿即可点军赴任,如能建功立业,朕必重赏”。
所谓代州,只是个人众不足五万的荒辟小城。原名代县,群山环绕,地薄人稀,城小民穷,因是战略要地,刘均改县为州。至于封杨继业为节度使,纯粹是战略的需要,如论实权,这个节度使的势力范围连别的节度使的五分之一也不到。
杨继业志在抗辽保国,根本不在乎官职大小,权利轻重。兵驻代州后,亲办的第一件事是,带领王喜父子在周边百十里内查看地形。发现在代州北部五十余里的地方,有一座‘雁门山’,山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