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敌对识忠良(9 / 12)
许出营交战,是故双方都未有大的伤亡。
傍晚收兵,太祖得知仅正面战场就损兵近万人,感叹不已。为什么呢?下午两军混战时,宋军投入的兵力是杨家军的三倍,失败的原因是杨令公将少林寺的‘罗汉阵’引入了军中,双方交手混战,杨家军不是单兵接敌拼杀,而是三人一组、五人一伙、数十人连手共进退,有时敌人的一名马上战将,也奈何不了十几个抱成团的小兵、、、、、、一场混战下来,宋军以多败少、损失惨重毫不奇怪。
反醒之余,聚将议事。太祖道:“朕今日率军亲战,实指望各路奇兵造声势、惊敌胆!一阵破敌。结果是敌营帅旗不倒、军心不乱,原因何在?”石汉卿、郭进、李汉琼等六将分别把:宋营伏兵以待、女将暗器利害、主将中伤败阵、兵士慌乱被歼的经过一一奏明,跪求责罚,太祖慰退诸将。一人在帐中沉思多时,对杨继业重新认识。觉得此人外号‘杨无敌’确实当之无愧,武功高强无人能抵,用兵之精更是罕见奇才!更难能可贵的是,竟然家中子、媳、妻、女、婢,仆皆是独当一面的战将、、、、、、。如能收服此人归宋,平天下何须御驾亲征!朕不惜代价必让杨家归宋!莫如今夜晚再试探一下。想到此立即传潘仁美、曹彬、党进、王全斌、高怀德等进帐议事。太祖道:“朕想夜晚前去劫营,诸卿以为如何?”王全斌奏道:“杨继业胸有城府,精通兵法。兵胜防劫营的常识必然知道,万一彼有准备,我军再失利,士气受挫何以为战!望陛下三思!”太祖道:“朕以为,对杨继业不能硬抵,只能智取。朕去劫营正是投其所好,他防劫营必然是:‘空出大营、悬羊击鼓,遍插锦旗、饿马嘶鸣,诱我杀人、伏兵围攻’,如此而已,岂有它哉!朕将计就计,先派一军入营,后跟一军接应。彼如无备则鼓噪深入;彼如有备则鸣炮杀出,击敌伏兵。接应之军则在外反包围彼伏兵,里应外合必能至胜!”那潘仁美是靠拍马溜须上去的,如此机会岂能放过,忙道:“陛下神明英武,算无遗策!杨继业允其量不过是一星星而已,岂能比陛下当空之浩月,今晚必大获全胜云云”,屁话连连只拍得太祖哈哈大笑,信心倍增,随传旨:“曹彬、高怀德领兵五千为前队,党进、田重进领兵一万为后进,二更造饭,三更出兵。
且说杨令公回到大营,听取各路人马禀告过交兵情况,感到宋太祖确实是个英明的帝王。今日白天小败夜里必来劫营,而且来兵定是针对我有准备而发、、、、、、遂聚将传令:延昭、延嗣领骑兵五千反劫宋营,兵到野鸭荡隐蔽,待宋军过后直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