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呼延赞投宋(1 / 15)
上回说到呼延赞拦路要借铠甲,这呼延赞是何许人也?要兵甲干什么用?此事说来话长。
早在宋太祖登上龙位的第二年秋天,太祖统一天下的行动开始之后。中原周围的许多小国家,有的已经投降、有的则在拼命抵抗。消息传到太原,汉主刘均惊恐万分、很是为自己的小朝廷担心。早朝议政,刘均对满朝文武道:“朕闻宋太祖乃是英明神武之君,麾下数十名结义兄弟个个都是力抵万人的虎将,更有足智多谋的赵普等人为助,他雄心勃勃,妄图学秦始皇统一天下,近年来军旗指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我北汉乃河东小国又地处北辽与大宋之间,朕觉得将来能与其争天下的只有大辽,宋要灭辽必先灭汉!值此国难有日之时,诸位爱卿有何对策?”谏议大夫副丞相呼延廷出班奏道:“臣闻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李唐统一天下是分久必合,唐灭则是合久必分。近数十年来,天下五代十国走马灯般,生生灭灭,百姓饱尝战乱之苦,久思天下太平,所以,立志统一天下之人是‘应天时、顺民心’的英明之士。赵匡胤初登大宝就显露出他超人的雄才大略,就像对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臣以为,如其能统一天下,对于百姓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以吾朝国力来看,如抗大宋无疑是以卵击石鲜有不破者!吾主联辽抗宋的策略亦是上策。然而,前车之辙不可不鉴!先主联辽的结果证实,契丹人乃化外之蛮民,辽主更是无信无义之徒,再走此路无疑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山涧’危险之极。此策万不可行!臣冒死上奏,陛下不如考虑、将汉归宋!此策在陛下不失封侯之位,在百姓则有利无害,望陛下三思!”刘均听后,默默无言,似有所思。枢密使欧阳久与呼延廷不合,正想除之而后快,趁机出班奏道:“呼延廷所奏乃是辱君卖国之论!他一定早已与宋朝私通。如汉归宋,呼延廷卖国有功在宋必能出将入相,陛下则至多封个州府领地而已,哪里比得上现在的逍遥自在?况且河东地势险要,关、卡众多,皆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旦宋国来犯,在强大的辽国支援下必能拒敌于国门之外。古人云:‘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呼延廷卖国求荣,大逆不道应该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刘均是个没有主心骨的人,一会觉得呼延廷言之有理,一会又觉得欧阳是为朝廷着想。但是心里十分清楚,呼延廷当庭直谏乃职责所在,罪不至死!然此人是先朝老臣常在朝中管闲事,借此杀了也好。就下令将呼延廷推出午门外准备开刀问斩。兵部侍郎丁贵出班保本道:“呼延廷两朝为官,其忠心朝野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