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呼延赞投宋(3 / 15)
此处夜宿遇贼,老爷夫人、家丁、店东被杀,我抱子跳窗躲入草中幸存,这以后咋办哪!”夫人放心!一切有我安排!”拿三节棍的人接话道。刘氏正不知如何回答,吴旺道:“这位好汉姓马名忠,是太原的绿林豪杰,是小人好友。昨日,有朋友告知,欧阳老贼派家将百余人追杀老爷,小人孤掌难鸣,就找马兄帮忙,恰巧马兄外出,等回来招集人手赶来亦是迟了一步。”马忠道:“天将大亮,是非之地不可久留!夫人请随我先回庄商议后事,此地我留人把呼延夫妇的遗体暂时简葬,日后再说”。刘氏跪倒在地对马忠道:“义士急难相助,恩及九泉,妾身何以报答?”马忠道:“大丈夫行事唯义是然,何言报答!夫人不必多礼,速离此地为要!”
马家庄位于太原东南百余里的山区,离官道只有十二三里,天子脚下自然不能公开安营扎寨、号令一方。所以,该庄从表面看与其他村庄无异,村民男耕女织,交粮纳税,庄主马忠明里是远近百里闻名的大善人。暗地里马忠是寨主,村民都是小喽兵,离村三里有一个规模较大的烧砖场,一个酿白酒的烧锅作坊,两场的工人亦是小喽兵。平时做工,有事作案,所以马家寨在江湖虽然名气挺大,但谁也找不到在什么地方。刘氏来到马家庄,明白了马忠的真实身份后,决心靠着马忠替呼延家抚养后代,为了报恩,也为了避免瓜李之嫌,经吴旺提议刘氏改嫁马忠为妻,呼延赞也改名叫马赞。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马赞已是七岁幼童。马忠见他长得豹头环眼、虎背熊腰是个练武的好材料,就聘请了一位先生白天教他读书,晚上亲传他武艺。一日有友来访,马忠认得是江湖朋友‘尉迟亮’,此人祖上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马童,曾得尉迟家鞭法亲传。到了尉迟亮改武习文,研习星卜之道,终日游荡江湖居无定所。这次来访是路过,住两天就去代州投杨家军。马忠大喜道:“弟有一子,天生好武,跟我学艺难以大成,尉迟兄能否在寒舍屈留一年半载,将你家鞭法传与吾儿?”尉迟亮道:“当然可以!且不说你我兄弟之义,古人云,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亦是人生一大悦事嘛!”马忠随即叫马赞出来当面拜师。又找来缅铁数十斤,请能工巧匠为马赞打造出一对水磨竹节钢鞭。两年后,尉迟亮见马赞已是鞭法精熟,只是人未成年舞不动真鞭而已,便告别马忠父子仍去代州投军。
马赞到了十七岁,不仅学会了马忠的三节棍、尉迟家的鞭法、还学会了一套花枪,更可喜的是发育的膀大腰圆,力大无穷。四十多斤重的钢鞭舞的呼呼生风,舞到得意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