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扬威幽州城(18 / 21)
后阻敌,你二人拼命冲向山中!杨七郎道:“要死!一起死!决不独活!”四郎掉转枪尖指向自己咽喉道:“你二人不听兄长的话!我就先死!”杨延德、杨延嗣只好含泪答应。兄弟三人拍马冲入敌群各刺死一将,趁潘兵一楞之际,延郎大喝一声:“分!”延德杀向西北,延嗣杀向东北,延郎左右阻敌。埋伏的番兵只有两个千人队,领兵的两个千夫长,一个副将刚才已被杀掉,另一副将看到宋将三下分开,自忖拦他们不住,就不再追跑向辽国腹地的二将,仅集中力量把杨延郎死死围住,战有一个时辰,杨延郎战马受伤多处,终于不支倒地,措手不及被俘。
且说五郎杨延德摆脱追兵,冲入山林下马暂歇,暗想:现在辽邦内地,到处都是辽人,穿着这身宋国的战服可说是寸步难行,怎么办?猛然想起昔年随父五台山探师,临别师傅交给自己一个小小木匣,道是:身逢绝境打开看。此时不看,更待何时!哪知打开一瞧,盒内竟是一把剃刀,一份上写自己法名、年龄的度牒。不由长叹一声道:“万般不由人,全是天管定!父母大人恕儿不孝!随脱去铠甲,剃去鬓角、胡须披散头发,用匣中法箍束好,怀藏度牒,放走战马去掉斧柄,将斧头藏入崖下石缝,以度牒为证,成了一名带发修行的出家人,掩过辽人耳目,望五台山清凉寺行去。
杨七郎冲出后信马沿着山下荒草野径进入山区。一路回想今日战况,心情沉烦,信马由缰不知不觉已深入山中二十余里,眼看日落西山,倦鸟归林也不知自己该向何处走。忽听前面树林内有人用汉语娇声喝问:“骑马者何人?来此何为?速驻马答话!再往前走就放箭了!”杨延嗣一楞停马答道:“本少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乃代州杨延嗣是也!尔等是中原人?还是番邦辽狗!在此设伏盖欲何为?七爷固累!杀尔百十人陪爷爷去见阎王还是绰绰有余!不要躲藏放马出来吧!”“误会!误会!大水冲了龙王庙!”林中出来一群叽叽喳喳、拿枪带刀的女兵,为头的一个打量杨延嗣半天问道:“将军真是火山王的七孙子?可知杜柏英是何许人?”“他老人家乃吾叔祖,十年前已在火塘砦西归,”“如此说来,真是七将军到了,我们寨主奶奶正待找你,请将军随小婢上山吧!”
杨延嗣将信将疑随女兵们进入山寨,只见从大厅奔出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妇人,边走边喊:“我看七儿哪里!七儿、、、、、、”杨延嗣细看之下认得是杜国显叔叔的夫人刘婶娘,忙大礼参拜:“七郎拜见婶娘!你老不是在火塘砦纳福嘛!如何在这里?”“免礼!请起!进屋叙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