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御状告潘贼(3 / 8)
诸将军,不然愧对杨夫人!”八千岁道:“臣有功、君有赏乃名君之道也!然,杨门大、二、三郎弃尸沙场固已确然,四、五、八郎则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无有下稍,圣上一旦追封朝野皆知,日后间或返回一二岂不成了笑料耶!臣以为再等月余,待幽州局势稳定,下诏令杨继业父子回京当面封赏更佳!”太宗准奏,仅以金银各一提、彩缎一车赐送杨府以示嘉奖。为免杨夫人哭殿,暂不宣众儿郎死节的消息。
潘仁美奏章到京,太宗阅章色变,怒不可竭地下旨:“速将呼延赞、杨继业两家在京人口押入天牢待罪!”百官皆莫名惊诧,不知所以,见万岁震怒,莫敢言者。唯八王出班奏曰:“侄臣敢问叔王何事如此震怒?”太宗将奏章扔给他道:“你自去看过,与大臣廷仪吧!”
待众臣传阅过奏章,八王奏道:“潘太师之本臣以为大有商酌、推敲之处!其一者,事关三家大臣,只有一家奏闻,其他两家何以默默无闻,无动于衷?且左枢密使也没接到军中密报,是否有一面之词之嫌?其二也,呼、杨二臣自归朝以来,忠心耿耿、屡立战功!不仅是先王慧眼所识,更是叔王亲封官职,朝野有目共睹。要冠他们‘逃亡、投敌’重罪似呼还需要人证、物证吧!其三是,呼延赞官居王位,杨继业满门受封,突然逃亡、投敌是为何来?难道萧太后愿意退位让贤!请呼、杨做辽邦郎主不成!更何况呼延赞妻儿,杨继业满门五百余口人都在京城,他们不懂‘一人叛国,全家抄斩’的律条,能舍家投敌吗?还望叔王明鉴!”此时,太宗已经冷静下来,也觉得事有可疑,问其余大臣意见。丞相王延龄、大学士吕蒙正、东平王高琼、汝南王郑印、常胜王石延超、开国王曹彬全附议八千岁的意见。左枢密使杨光美奏道:“这么大的事情,军中密探竟无消息传来,臣也觉得事出有因,臣意暂将此本留中一个月,待臣探查后再议不迟!”太宗准奏。
旬日后,时值三更。赵德芳在南清宫为杨家之事烦闷难眠,近侍来报:“护宫御卫在后花园墙内发现一个昏过去的乞丐,用水喷醒后,说是有紧密事要面告千岁。不知千岁爷见否?”八王心烦本待不见,突然想起前敌之事,莫非、、、、、、忙改口道:“将其好生带来!”赵德芳细观此人,身材魁梧、发乱脸污、衣衫破烂、行走缓慢,好似劳累过度一般。就和气地问道:“叫啥名谁?欲见本御何事?”那乞丐看了看左右未言。八千岁喝退左右单留常随陈琳站在身后,道:“现在可以讲了吧!”那人膝行近前仰面道:“王兄千岁,难道你不认得兄弟杨延昭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