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巧审潘杨案(1 / 11)
却说双王呼延丕显,押着潘仁美父子的囚车,一路小心倍道而行,安全抵达汴京。先将人犯交天牢收押,而后上殿复旨。太宗见呼延丕显果然将潘氏父子拘押来京心中是又喜又恨。喜的是呼延丕显果然是个奇才,大宋朝廷又添一位肯为国家出力的能臣;恨的是潘家父子太也无能,连小孩子也斗不过,难道就不知进京是把朕置于进退维谷之地?真是岂有此理!太宗想归想,脸上还是喜笑颜开,称赞丕显年轻有为,办事得力,恩赐休假一月,再随朝伴驾。
次日是三、六、九大朝日,太宗处理过常规朝事,对诸大臣说道:“潘、杨两家互告有罪,因潘家是皇亲,朕不宜御审,哪位爱卿愿替朕分忧,代审此案?”连问两次无人承旨。其实一般大臣犯法,大理寺、都察院、吏部都可以审理,必要时还可联堂会审。此案因两家都是弘股大臣,且牵涉叛国重罪,谁也不愿主动揽是非,除非太宗硬派。太宗心知肚明,就是不硬派,反而看了赵德芳一眼,八千岁见叔王耍滑,正要出班奏请会审。吏部天官付鼎臣抢先奏道:“臣愿接审此案!”太宗一看心中大喜。他知道付天官与潘仁美是同乡,平时走的近,他审放心。就下旨道:“付爱卿愿替朕分忧,忠心可嘉,希望能公正、平等的辩明是非,还两家公道!”“臣遵旨!”。太宗退朝就把此事告诉了潘妃。
付天官干嘛要自找麻烦?俗话讲;没利不起早,有利盼天明。付鼎臣原是礼部六品员外郎,潘龙结婚时他去潘府帮忙,与潘仁美认了老乡。以后就常来常往,潘仁美欲培养自己的势力,几次奏保使付鼎臣当上了从二品的吏部天官。潘、杨之案他认为是名利双收的好差事,所以就接下了。付鼎臣刚回到吏部衙门,跟着就有客来访。出去一看认得是西宫主管郭槐,忙道:“原来是郭公公光临,下官有失远迎!”郭槐道:“姓付的!别来这一套小意思,咱家是奉潘娘娘之命来给您送点玩意,这是礼单先看过,娘娘说审好此案尔入阁有望!告辞!”。送走了郭公公后,付鼎臣把自己一人在寝舍,激动得抓耳挠腮,不知道该用何种方式来发泄自己内心的喜悦。看吧,他一会儿眼睛直直的瞪着礼单,心里盘算着这笔高出二品官三十年奉禄的财富,该如何享受。一会想着明天如何在堂审时偏向潘仁美,一会想着自己已经入阁拜相、、、成了大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阁老、、、、、、美滋滋地做起了黄粱梦。
第二天,急不可待的付鼎臣,提前一刻坐了吏部大堂,出签提出潘仁美,传来杨延昭。大堂发话道:“两家都是大臣,不过潘太师年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