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杨宗兰下山(1 / 10)
上回说到杨延朗在云贵道上急赶杨宗兰。头两日落店,还能从店小二口中听到:是有那么个小哥过去的消息,从第五日起就再也打探不出任何消息了。杨宗兰何以消失踪影呢?我们暂把杨延朗一行放在路上不提。先说说杨宗兰的事。
话说杨宗兰听说奶奶全家辞朝的消息,心中暗想:宗保哥哥征西得胜而归,官封高位,老杨家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奶奶何以要辞朝呢?这中间肯定有事!我父亲限于门规,不能回中原。做儿子的理应代父探亲,弄明白老家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对!就是这般主意。于是,到母亲房中偷拿了百十两银子,假传门主令到库房取了不少妙药,系上百宝囊,提起短柄月牙双斧。出门时,突然想到,此去中原关卡甚多,带重兵刃易出麻烦,就放下双斧。悄悄潜入祖庙将本门的祖传‘五毒寒玉匕’偷出,连鞘插入绑腿内。也不敢骑马,摸黑躲过明哨暗卡,下了云雾山。
杨宗兰的身体,继承了父亲的高大魁梧,母亲的英俊飘逸,虽然只有十七岁,看上去像个成熟的大小伙。由于从三岁起,其母兰孔雀就用本门秘制药水为他浸泡身体,使他百毒不侵,肌腱如豹,且肤白如雪,比大姑娘尤耐看。武功兼承杨、兰两家绝技早已大成,惜乎文采不高但却喜欢用一知半解的词语充雅,没有出过远门,江湖阅历差。私自下山后,顺着驿道早行夜宿安全走了四五天。这日来到三岔路口,杨宗兰望着分岔的官道,不知该向何处行。恰有一位耳朵不好使的热心老人来到面前,杨宗兰施礼问道:“请问大叔,前途道分两岔,去中原该走那向?”因为杨宗兰的腔调既有杨延顺的京腔,又有当地的地方腔,发音不准确,彼老翁将‘中原’听成‘冢园’。哈哈一笑道:“小哥哎!亏是问到老汉,问别人还真不知道路呢!你去的这个冢园呀,离此还远着哪!呶!顺着右边的大路走百十里后,再问吧!”“小子受教了,谢谢!”其实,走左边的道才是去中原的正途,向右则是通向桂林的驿道。杨宗兰从此就走岔了路。
近晚,走到一座山下,遥看驿道盘山而上、弯弯曲曲无尽头,自料今日难以攀越过前面的大山,就下官路走向离道不远的一座市井投宿。刚入街口,一名店小二迎上,施礼问道:“敢问公子前往何处?若是住店请随小的来,包你满意!”杨宗兰道:“小可欲往中原,此道走的对否?”“公子要去冢园的话,路还远着呢,前面三十里内全是荒山野岭没有村坊,宜先在镇上小店里住一宿,明日早行才好!”“如此也好!带路吧!”“小店名叫‘仁义店’就在镇口,店东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