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杨宗英探亲(1 / 6)
上回说到,穆桂英不接受宋仁宗的封赠,当面要辞去封给杨家所有人的官职。按宋朝的国礼、国法,穆桂英是犯了抗旨不遵的杀头之罪!宋仁宗听了穆桂英的奏本,看着满朝文武都盯着自己,心中暗想:“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穆桂英今天的做法是应该治她‘大不敬’之罪的!可她是刚平叛回来的功臣啊,罢!罢!就破一次例吧!”沉思良久,感叹道:“满朝忠烈皆出杨门!老太君之高风亮节、可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矣!朕可允卿等带俸禄回河东为民,然,杨文广小爱卿正当青春年少,乃朝廷栋梁之材,朕决不同意他辞官为民,朕赐他三个月假为燕王治丧,假满即去上任。还望穆元帅与太君转达朕的旨意!”
数日后,穆桂英在十里长亭告别了奉旨前来送行的,朝中重臣,与身穿孝服的杨文广、杨金花、杨金豆、杨金瓜及千百名杨家子弟兵,护着杨宗保的灵车,走旱路返回火塘寨。
百岁高龄的佘老太君,惊闻长孙去世,当即晕倒,夜里竟发起了高烧,请郎中号脉道是,老太君年事过高,非药石可救焉!杨延朗、杨延琪、杨延瑛、杨宗英、杨文广,杨金花、杨文远、及闻讯赶回的杨宗勉、出嫁的杨宗镯等人,衣不解带在床前侍候了十多天,与世长辞。俗话讲:‘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杨家在办完杨宗保、佘太君的丧事不久,老一辈夫人中硕果仅存的柴秀英、杜金娥也相继去世。杨家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连续走了四人,把活着的人的眼泪都流干了。
太君百日过后,延琪、延英,对四哥杨延朗道:“四哥还记否?小妹向年曾在五台山‘妙峰庵’观世音菩萨座前许愿,说是待老母亲百年后即来出家,现在母亲百日已过,我们想近日就去五台山”。杨延朗道:“既然二位贤妹执意向佛,为兄明日就送贤妹去五台山,顺便再与你五五哥聚一聚”。晚上,杨延朗与妻子耶律玉镜商议,玉镜也想同去。
次日,杨延朗把家务交待给六弟妹黄琼女,告诫杨宗英、穆桂英要助黄夫人管好家,才放心上路去五台,一路无话。这日上了山,兄妹先到‘清凉寺’见过五哥杨延德,由延德陪同去‘妙峰庵’举行出家仪式。‘妙峰庵’主持‘静缘’师太与二人在佛前摩顶受戒,以带法修行的俗家师妹排辈,赐杨延琪法名叫‘静空’,赐杨延瑛法名叫‘静修’。杨延朗向庵中捐了二千两银子的香资,安顿好二位妹妹后,即随五弟杨延德回清凉寺叙话。兄弟俩谈起母亲的去世,杨延德修行多年也把持不住人性,竟然泪流不止。后又忆起往事,不免又露出喜怒哀乐诸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