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文广巡三湘(4 / 5)
军事行动,随行的人马也是仪仗、护卫性质,所以我们府里有功名的人不奉旨是不能随行的!好在圣上允许带五千山东亲兵作钦差大臣的卫队,我们就在这上面做文章,把火塘砦的子弟兵挑上一千人冒充山东官军,就让金豆夫妇作亲兵卫队统领,宗兰、文远、梁燕、家生、家育、充当旗牌、传令、参军等钦差随行官,形影不离地护着文广,这样一旦出现意外自保决无问题!何况,三湘地面朝廷还有不少驻军,文广可以凭尚方宝剑随时调用他们出战嘛!”黄夫人、穆桂英亦认为此法可行。
一切准备就绪后,杨文广到寇丞相府,向老爷子请示南巡方略。寇准道:“此次南巡,目的有两个,一是实地观查襄阳王的动态,尽可能取得他不臣之心的证据;二是相机合法剪除襄阳王的羽翼,将他的野心扼杀在摇篮里。据枢密院收集的情报,襄阳王网罗了不少山寇、湖匪作伏兵,长沙王刘循义是他最大的帮手,你可以先到长沙,设法制服长沙王,而后、、、、、、明白吗?”杨文广喏喏受教。
三日后,宋仁宗金殿下诏,封杨文广为两湖巡查使,赐尚方宝剑一把,代天巡狩,有先斩后奏、便宜行事之权。杨文广带着换上御林军服装的一千杨家子弟兵,四千山东亲兵,浩浩荡荡南下。一路穿州过府,马不停蹄直奔长沙府。
当年,周太祖郭威灭汉建周时,汉主刘知远的族弟、原长沙节度使刘知礼,不服周朝的管辖,宣布独立,建立了长沙国。当宋太祖赵匡胤灭掉周朝,建立大宋时,长沙国的国王是刘知礼的长子刘道渊。刘道渊比乃父精明,闻知赵匡胤立国,马上派特使赴汴京祝贺,表示愿意与大宋国交好结成友好邻邦。赵匡胤当时急于统一天下,对周边诸国采取远攻,近怃的策略,就同意了长沙王的请求。宋辽大战时,长沙国的第三任国主是刘道源,他也是一时糊涂,竟然同意女婿苏柯庆带兵援助辽邦,从此得罪了宋朝廷。宋灭辽后,刘道源畏罪,主动上表谢罪。请求取消长沙国号,投降为臣。宋真宗因为破天门阵时部队伤亡过大,不想为此事再起兵端,就采纳八王的建议,封刘道源的儿子刘循义为长沙王,替朝廷管理原长沙国的地盘,将长沙国的军队分散调给各地驻军管辖,严令王府直辖的卫军不得超过五千人马。襄阳王萌生异志后,亲自拉拢刘循义入伙,许愿,得天下后封刘循义为‘两湖王’。刘循义受不住诱惑上了贼船,按襄阳王的要求积极招兵买马,扩充府军,对朝廷上报是四千八百人,实际上已有三万余人马。
朝廷派杨文广巡按三湘的消息传出,襄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