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一树分四支(4 / 5)
,不合适!”柴王道:“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容身,你写信让杨家生把他们全部接来云南生活,不就行啦!”杨文远主意随决。
帝王之家好办事,第二天,梁王即下令在王府卫军大校场内盖了两进院,头一进院是客厅、练武厅、学员住舍,后院是杨文远一家的住院。在围墙上开了个大门,门上挂‘王府武卫教习所’金字匾。在院里修了‘梅花桩’、沙坑等练武设施。在迎门的影壁上写明:“教习所是王府培训护卫、领兵将校的场所,由中原杨家将任教头。本所还招收年龄在六十二岁的男、女幼童为徒弟,云云。在教习所筹建期间,杨文远夫妇又抽空去了一趟苗洞,一是看望舅父李妙龙,二是看望任金童叔叔,任金童十分赞赏杨文远的开门立派举措,派自己的二孩子任彪,二儿媳朗珠玛、出任教头,助杨文远训徒。
两个月后,教习所在一阵鞭炮声中开张。梁王亲自剪了彩,二十名王府子弟兵,十名青年卫军,在身穿武士服的杨文远师傅带领下向祖师爷杨衮的画像叩过头、向杨文远师傅,任彪师傅、梁燕师母、朗珠玛师母、杨凯大师兄、杨婉师姐见过礼,仪式就算完成。
教习所从早到晚的哼哼!哈哈!的练功声,引来不少围观者。有不少富豪人家送子弟来拜师,杨文远挑了六名资质好的男童、四名女童做终生弟子。三年过后,第一批军中学员,已可出师,经过出师较艺,梁王十分满意。杨文远把其中四名有培养前途的学员,收为‘记名弟子’叫他们隔十天再来所一次,分授杨家刀、枪、箭绝技。
消息传到点苍山,莫家堡的堡主‘莫家发’亲来韶通拜见杨文远,请求把‘教习所’搬到点苍山办。杨文远也担心长期为梁王府培养军事人才,会引起朝廷猜忌,就把自己的意思告之梁王,梁王同意教习所迁往点苍山,答应马上派人去购地盖新校舍。莫家发道:“不劳王爷费心!草民已把训练场所、各种设施建成了,只须诸教头人去即可!”原来,莫家堡投资把云雾峰的朝天观进行了扩建,要把训练场所搬到朝天观。
教习所搬迁后,梁王府又送了四十名学员,莫家堡也送了十名子弟,任金童家送了四名子弟,李苗龙的苗洞亦送了十名子弟。徒弟多了,杨文远觉得忙不过来,就邀请朝天观的安道长、莫家兄弟来帮忙,梁燕也恳请师傅‘滇池仙姥’,大师姐任彩红出山帮忙。
又过了一年,柴潜谢世,传位给儿子柴瀛,柴瀛为了给姐姐、姐夫一个名正言顺的社会地位,除费用照付外,将教习所改成民间组合,就叫‘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