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青面兽杨志(上)(1 / 13)
书接上回,宋英宗本来已内定大封杨家将,把他们作为自己中兴大宋的骨干,没想到杨家竟没有一人愿意在朝为官,只好赐封呼延忠义为镇西王,其子呼延灼为扬威将军;封王标为‘禁军侯’,子王进为教军中郎将、林渊为教军大将军,子林冲为教军中郎将;达达青山为军马司总监;赐杨家诸将,每人古玩珍宝两件、御用彩缎百匹,银子一万两、名驹两匹,皆带三品将军衔奉禄致士为民。另下旨兵部,按册给参战的火塘寨亲兵每人发官银一百两、丝绢两匹,牛一头、肥羊两只、御酒两瓶、终身免除赋税的官执一张。阵亡者加倍。
杨金花带领诸将赴过庆功宴,又到火塘寨扫坟祭祖、与杨男母子欢聚数日即与众弟妹分手。至于杨凯与白灵芝、达达梅林与杨金玲的喜事就由杨宗兰夫妇去操心吧!笔者不再赘叙。关于杨宗兰这一支,杨文元这一支,杨宗勉这一支的杨家后人,又做过什么事情已属‘杨家将后传’中的内容,本书不再叙讲。下面我们单说杨家留在火塘寨的这一支。
话说杨男送走了来祭祖的众弟妹,重新闭门课子,光阴似箭,转眼杨怀玉已经十三岁了,身体发的像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各种兵器都已练得纯熟,只是没有一把好刀。老管家杨家生把断了把的金宝刀,交给巧匠王喜堂锻接,王道:“管家爷,这把令公金刀乃前古神兵利器,刀把与刀身钢质不同,没有质地相同的材料,即使锻接起来也不耐用!莫如把刀身锻成一把腰刀,更实用!”腰刀打成后,王匠人在刀把上加了锁口(就像现在步枪上的刺刀),在原来的刀杆上锻出扣槽,可以装上当‘大杆刀’用。为了防止对敌时刀头脱落,影响使用,又在刀杆的另一头,装上能折叠的半尺长的笔管枪头,这样,在作战中一旦出现刀头掉落,就可以调转过来当长矛使。王匠人做好后,教了杨怀玉用法,怀玉乐得爱不释手。以后的两年时间,杨男把杨怀玉送到京城王标家,跟‘王标’学枪法,跟‘杨金花’学射箭。杨怀玉十五岁时,杨男觉得孩子的文采、武艺都已学成,就准备带他去古阳、三元、点苍山转一圈,一是探望长辈,二是增长点江湖阅历。向王师爷‘辞师’时,王师爷道:“怀玉是小名,行道江湖应该起个官名,老朽瞧小少爷人小志气大,就让他叫‘杨志’如何?”杨男大喜,以后,杨怀玉就叫杨志了。第二天,‘杨男’见太阳已经老高了,还不见杨志来请早安,正要喊人去书房查看,杨志的亲随小斯‘杨虎头’慌慌张张跑进来道:“夫人不好啦!少爷他、、、、、、他去芮州城啦!”杨男听说杨志去了芮州,不知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