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虎将杨再兴(上)(5 / 5)
结彩,锣鼓喧天,喜炮连响。杨再兴与童百合拜过天地,又去拜了祖坟,双双进入洞房,你怜我爱,度过半月新婚燕尔时光。算算考期将近,四人整装赴汴京。
这时,宋朝已是徽宗年间,大宋国势已衰,外有金人虎视眈眈,内里盗贼四起各地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地方大员,纷纷对朝廷采取阳奉阴违的办法,朝廷的政令,逐渐不通。徽宗欲挽回国势,用大学士‘王安石’作‘参知政事’,进行变革图新。开武科取将,就是一项强兵的措施。可惜的是朝中奸佞之臣太多,事事出乱子。今年武科来京挂号会试的各地武举有两千多人,其中有一位特殊人物,叫柴桂。柴桂是云南梁王柴瀛的儿子,也是杨再兴的同门师兄。按宋制,封在外地的番王,每二十年须进京朝见一次朝廷。柴桂本来是进京例行朝见的,路上受奸人蛊惑,产生了夺取武状元,连络三百六十五名同年武进士,造反夺取赵宋的天下,恢复柴家的大周朝统治的野心。于是,四处送礼,贿赂考官,把他列为种子选手,内定武状元。结果被汤阴县举子岳飞在初试的械斗中当场挑死,引起考场大乱,使这次朝廷的武科失败。杨再兴等尚未轮到上场,考场就乱套了,杨再兴看科考无望,只得与罗延庆分手各回原籍。临行,杨再兴道:“眼看天下将乱,罗哥如看形势不对,就把家人全带来火塘寨吧!你我兄弟齐心守住火塘寨,静待天时!”罗延庆应喏,兄弟含泪分手。
话说杨再兴回到火塘寨,将考场之事告知母亲。黄梅道:“这就叫‘生不逢时’!奈何!眼下儿有何打算?”杨再兴道:“前时在太原,关老伯曾言,吾父与二十多名无家可归的阵亡将领骨殖,都葬在梁山泊的廖儿洼,还立有碑记,儿想去梁山泊一趟,把父亲的骨殖迁入祖坟安葬。”黄梅道:“我儿正该如此!去时带上杨孝祖,他是你叔辈家将,为人稳重,办事练达,可以为你把舵,你要以世叔称之!百合已经有喜,你要速去速回!”杨再兴一一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