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人去天变(3 / 5)
待遇对于一个臣子而言已经非常隆重。
除此之外还追赐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郑国公的爵位,并赐以“文贞”二字为谥号,褒扬之意再明确不过。
除此之外还命阎立本为魏征作画,悬挂在凌烟阁上,位列第三,足可见皇帝对其恩宠。衡山公主的赐婚诏书几乎是同时下达的,长孙皇后嫡出的女儿本身就血统高贵,结果没有下嫁关陇贵族之家,而是许配了魏征之子魏叔玉。
足可见皇帝陛下对魏家的宠信程度,以及对魏征之死的惋惜,尤其是听说了皇帝陛下独自一人在承庆殿背诵《十思疏》,甚至为此落泪的情形后,朝野上下更是唏嘘不已。
众人纷纷颂扬皇帝陛下仁厚,对待大臣有感情。同时感慨魏征的人生,生前那样的顶撞皇帝,死后得到这么多的荣耀,尤其是皇帝陛下的怀念,也算是死得瞑目了。
李世民还特意命工匠在礼泉为魏征修建墓穴,并且赐给诸多丧葬用品。以国公之礼厚葬的。但是魏征之妻裴氏却称魏征生前为人节俭,死后也不想铺张,于是乎婉言谢绝了皇帝的赏赐。
只是用小车装上魏征的灵柩运送前去墓地下葬,饶是如此,牌场却一点也不小。皇帝陛下亲自率领百官出城相送,并且手书碑文悼念。
此情此景,让很多的官员心生感慨,在这样的太平盛世,遇到这样贤明仁厚的君王。该全力誓死效忠才是。等到死了以后,能够有魏征三分之一的哀荣,这一辈子也算是值了,族谱之上更可以大书特书,足矣流芳百世。
魏征之死是悲伤之事,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长安紧张的气氛,但基本情况始终不曾改变。
而且这件事本身对局势是有所影响的,因为魏征是东宫洗马。是太子李承乾的师长,在如今这个特殊的时候算得上是东宫的一根定海神针。
得知魏征咽气之后。魏王李泰可以说是拍手称快,别提有多得意了。当初李世民下旨让魏征入东宫为洗马,李泰可是相当郁闷的。
魏征这样的人很顽固,有时候甚至还有几分迂腐,做事做人不怎么绕弯子,太过直接。在朝野得罪的人不少。但因为其品行却也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从其死后的情形便可见一斑。
尽管很多人之前和魏征相处不是很愉快,甚至有嫌隙和仇怨,但仍旧前去魏家吊唁致哀。虽说这与皇帝陛下对魏征的特殊哀荣有关系,一定程度上却也是魏征个人魅力的体现。
东宫有这么一个人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