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四章浑水摸鱼(3 / 5)
重要程度自然有上了一个档次。
再看看诏书的内容,程知节也便了然于心了,太子谋反,皇帝亲笔写调兵的手诏完全在情理之中,程知节倒也没有怀疑。
“逍遥,情况到底如何?”
“太子谋反,已经调动了左屯卫的兵马,陛下为了规劝太子,只身赴险进了东宫,命我前来传召卢国公前去救驾。”
谢逸当然不能说李世民是被骗入了东宫,只能用这么一个借口,李二陛下对长孙皇后所出的嫡子特别钟爱。此时拳拳爱子之心入东宫规劝倒也说得过去,虽然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此举有些不太理智。
但程知节没有多想,手诏是皇帝亲笔无疑,此等大事没有让宦官和侍卫前来传旨而是让谢逸前来不足为奇,大概谢逸当时更好在吧!这小子运气真好,遇到谋反这等大事。深得皇帝如此信任实在是难得。
而且谢逸不失时机地补充道:“卢国公,今日纥干承基刚刚交待太子意欲谋反之事,我去承庆殿奏报,当时恰好东宫以设祭悼念魏征,假意邀请陛下,陛下为了挽救太子。所以才有如此安排。”
“好,我这就点齐了兵马,前去东宫救驾!”程知节没有犹豫,当即点头应允。
谢逸道:“卢国公,你当务之急是阻止左屯卫的杜荷与李安俨所部,陛下身在东宫处于危险之中,除了大张旗鼓前去救驾,恐还需精锐之士前去护卫左右。这会我得赶回太极宫,调动羽林卫精锐之士突入东宫。外面就交给你了。”
“好!”看着谢逸离去的背影,程知节心中多少浮现起一丝丝疑惑,羽林卫此时不应该做好准备,甚至已经潜入东宫了吗?为何素来谨慎周全的皇帝陛下这次的安排如此仓促呢?
有那么一瞬间,他怀疑过谢逸,但手中的诏书千真万确,确实是皇帝御笔,还有传国玉玺。即便是字迹能够模仿。这玉玺可不是寻常人能够拿到的,而且谢逸似乎也没有这个胆量和必要。
无论情况如何。这件事都必须宁可信其有,皇帝陛下的安危最为重要,而自己对大唐和皇帝陛下的赤胆忠心从来不曾有变。倘若情况有变,自己始终会站在忠于皇帝,忠于大唐的一面,这就足够了。
谢逸也是没有办法。他对程知节只能采取期盼的方式,否则很难解释伪造诏书的问题,而且还会耽误至关重要的时间。只是仓促之间,想要将谎话说的天衣无缝有些困难,难免会有瑕疵。只是此刻已经顾不得这许多。
羽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