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一章主次不分(2 / 3)
为亲情而徇私,该从重处置给天下以震慑。
这般大臣们的诉求十分明显,主旨就一个,那就是要李承乾死。自古以来。废太子都是个很尴尬的身份,即便是被废掉之后,若是没死很容易受到猜忌,甚至会是动乱根源。
前代隋朝文帝杨坚废掉太子杨勇之后。将其幽禁,结果呢?隋文帝临死之际却出现了仁寿宫变这样的事情,杨广差一点没能登上皇位。
这只是一个例子,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废太子毕竟有过储君的身份,不同于其他人,具备复辟得野心和可能。这对于新的太子而言是个巨大的威胁,稍微控制不少便是动乱的根源。
所以这群大臣为了大唐江山社稷稳定着想,劝说皇帝陛下杀了废太子李承乾。理由更是十足,其一是谋反作乱,弑君弑父,天理国法难容;其二是最近一段时间大唐叛乱过多,情势复杂,必须要从重处置,以儆效尤。
这其三嘛,皇帝陛下你看看人家汉景帝,为了保证太子刘彻的地位稳定,江山传承稳固,不惜逼死了并未犯大罪的废太子刘荣。所以皇帝陛下你得为后来之君着想,都是疼爱子女,千万不能厚此薄彼。
谢逸听说过这些说辞之后,嘴角不经露出一丝冷笑,查案的时候动机是一个重要的追查方向。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是什么人做的这些事似乎显而易见,李泰真是目光长远,只是却有些过于急功近利了。
等坐上太子之位了再想这些不行吗?反正太子之位已经被废,李承乾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何必非要苦苦相逼,置人于死地呢?这种时候,显得过于小气是好事吗?听聪明的人怎么就想不通这些道理呢?
谢逸经不住摇摇头,嘴角随后露出一丝冷笑。
“笑什么呢?”杜惜君端着一杯清茶进来,微笑询问。
“笑有些人急功近利,笑啊我的期望快要达成了。”李承乾已经倒台,完全是咎由自取,接下来便是李泰。
让这个小气的家伙登上皇位绝不是什么好事,他可是比李承乾更加不堪之人。谢逸还正在考虑如何才能从容搬到李泰,关于李治的刺杀案很有疑点,按照纥干承基的说法,李承乾之前确实有想法对其他皇子动手。
但事发当天过于仓促,连对李泰的袭杀都没来得及准备,怎么会本末倒置,不分主次地前去行刺李治呢?而且李承乾时至今日也不承认这条罪名,一条实质上对他无关痛痒的罪名。
所以这件事便有意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