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〇章故人重逢(2 / 6)
皇子不想成为太子,坐上皇位呢?而且还是一个有本事,有能耐的皇子。
且李恪的出身很高,他不仅仅是大唐皇帝的儿子,也是前隋皇帝的外孙,身上有两朝皇帝的血脉。仔细说起来,他最有资格登上皇位。要说他对此完全没有想法,大部分是不相信的。
可是为什么宋州都督府毫无动静呢?难不成是吴王殿下暗地里在做什么布置?很多人头上都冒出了巨大的问号,为此特意聚集在宋州城里,全方位观察打探。希望得到一星半点的消息,分析探寻吴王殿下的意图。
可是很长时间,毫无进展,没有人知道吴王殿下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不知道他究竟作何打算?
李恪绝对不会无欲无求。前来监督运河整修的工部尚书杜楚客对此十分笃定,宋州城里监视李恪的就有他的人马。
作为魏王府的长史,他已经将所有身家押在李泰身上。
自从杜如晦死后。京兆杜氏的形势大不如前,侄子杜荷前些天跟着李承乾谋反,对杜家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看在杜如晦的面子上,加上京兆杜氏根基深厚,皇帝陛下少不得要顾忌的情况下,杜楚客本人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但事情显然不能就这么算了,杜家因此也受到不小的打击,虽然不至于一蹶不振,但大不如前是肯定的。
为了杜家能够重新崛起,争取一席之地,少不得要紧紧把握住李泰这根线,只要把李泰推上皇帝之位,自己这个亲信长史的好处自然是少不了,京兆杜氏的未来完全可以期待。
虽然人不在长安,无法帮上李泰什么忙,但既然临近宋州,重点关注一下李恪这个竞争对手是很必要的。
在杜楚客心中,李恪的威胁是超过李治的,相对来说李治年龄比较小,有道是国赖长君。通常情况,绝对不会绕过长子去立幼子。
相对来说,李恪更为稳重,英武不凡,立下的功劳也是诸皇子中最多的,也是诸皇子中最像皇帝的。
李世民不止一次说过此子类我,对李恪的宠爱毫不避讳,这说明什么呢?而且李恪血统高贵,排行又靠前。
绕过李泰去立李治不太合适,但立更为年长的李恪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如果非要在嫡庶问题上较真,皇帝完全可以将杨妃立威皇后。
当年汉景帝为了立皇十子刘彻,采取的办法就是将王美人册封为皇后,刘彻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