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集团的核心(2)(2 / 4)
不愿望妥协,伏允可汗只好备战,把四周的吐谷浑铁骑调往都城伏俟,准备和姜松大军来一场真正的决战。
经过三个多月的缓慢推进,李靖、姜松二路大军会合在吐谷浑都城伏俟城下。二路大军会合后,意味着要对吐谷浑都城展开最后一击,彻底解决吐谷浑的问题。
伏允求和不成,只有靠水一战。经过这几个月的准备,在都城内准备好了三十多万铁骑,也想生姜松来一场真正的正面决战,这是双方的愿望。
在兵力上姜松不足,算是一比三。不过姜松、李靖等人不担心,毕竟在武器装备上占有极大的优势。加上经过一年多的实战,姜松手下士兵都成了百战之师,不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战阵配合都有了质的提高。
姜松大帐中,李靖、杜如晦、韦福嗣、雄阔海、尉迟恭、薛万彻、裴世矩、冯立等文武官员聚集一堂,目的就是研究和吐谷浑最后决战的战略战术、作战方式。
在巨大的沙盘前,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纷纷发表各自的建议。这是姜松军的传统,一方面是充分听取各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将领的能力。就算是低级校尉,只要能参加这样的会议都会涌跃发言。特别是战后的总结更是关键,每次战役结果后,姜松都召集所有将领开展讨论,指出不足和优点,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药师兄,战役的指挥就交给你了。”
姜松自己清楚,在指挥作战方面根本无法和李靖相比。带兵冲锋陷阵是姜松的长处,这一点姜松有自知之明。虽然姜松具有数千年的知识积累,而在实战中的机会掌握上还是无法和李靖这样的牛人相比。
李靖摇头道:“老弟,你是大军的主将,指挥肯定是由你来,我在一旁协助就好。”
“药师兄,你不必客气,我还喜欢带兵冲锋陷阵,指挥上的事就由你负责。”
杜如晦道:“老大,你不能再带兵冲锋陷阵,你要是有什么闪失,这只大军就完了。关键是老大是咱们大伙的主心骨,是集团的核心。大家都是跟随老大,怎么能让老大冒险呢?”
不仅是杜如晦不同意,就是其他韦福嗣、雄阔海、尉迟恭、薛万彻、裴世矩、冯立等人也不同意,都纷纷相劝姜松放弃带兵冲锋陷阵的想法。
姜松在大家的相劝下只好妥协,知道手下的文武官员是好心,担心在战场上出什么意外。一旦姜松有意外,就意味着姜松集团内的所有人都无依无靠,立刻会受到其他势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