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谈崩了(2)(4 / 4)
支持,最多就是在粮食、物资等方面在价格上适当的优惠,钱都是姜松大军支付。
姜松一直认为,皇帝杨广不是昏君,智商是箐高的,最多算是暴君。皇帝杨广执政期间所干的那些事,对于后世中原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朝中重臣不停的弹劾姜松,让同意吐蕃讲和,皇帝根本不会轻易表态,这些事姜松早向皇帝上过奏折,清楚姜松的目的。
皇帝重用姜松,给姜松手中拥有极大的权利,表面看不妥当。其实不是那样的,皇帝心里明白,姜松属于草根重臣,没有什么强大的势力、后台,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大,就算是目前姜松集团的势力也很弱小,皇帝没有必要担心姜松权利过大。
再说了,自从重用姜松以来,姜松为皇帝确实是在办实事。海关总署、域外总督署、远洋贸易每年都为皇帝赚来大把的钱财,仅仅这三个部分,皇帝每年就有五百万贯以上的进帐。这可是纯收益,没有其他支出,而隋朝每年的税收总额也不过二千万贯左右,那还是毛收入,各项费用支出外,真正的纯收入不会有五十万贯。面对这样的成绩,只要不是白痴皇帝都不会轻易收拾姜松,都会好好的重用姜松。
姜松率兵马出征以来,为皇帝送来了四十多万的劳动力,这可是免费的强劳动力。皇帝不用再支付工钱,每名只需要一次性支付十多二十贯钱就行,就能免费使用。这数十万强劳动力为皇帝修建大运河、战道等基础工程有了保障。
这些事宜都是姜松在操作,都不用皇帝掏什么钱财。说白了,对于皇帝来说,姜松就是招财童子,只会带来好处。加上姜松基本不反对皇帝的意见,更不会挑皇帝的刺,只要是皇帝说的都兢兢业业的执行,甚至还喜欢拍皇帝的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