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无题(12 / 13)
伏,可是已无能为力,被杀得人仰马翻,最后打得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像个叫花子一样的逃回河东。
屈突通好没面子,也不打主动出击的主意了,而只是固门自守,做好防御的一切准备,随时等待李渊来攻城——李渊,你就来吧!
李渊率大军把屈突通,围困在河东城,屈突通这头猛虎,也似乎成了关在动物园里的一只乖乖虎了。
与此同时,李渊又派刘弘基长孙顺德等人,率军直趋潼关,打开进入长安的大门,并且切退屈突通的退路,同时,与屈突通却始终僵持着。
河西诸郡,听说李渊准备进取关中,都争着抢着来归附,各路豪杰,争相加入李渊的义军,渡河入关的时机已经成熟,可这只锁在笼子里的老虎,降又不降,那就只有打了。
李渊也想打下河东后,再渡河入关,他派李建成、李世民和裴寂,各自领兵围城,将河东城一角团团围住,自己则登上城东的高地,观察敌情。
李渊想看看屈突通是不是还依旧那么勇猛,他先只派了一千多人,在城南发起攻击,将士们得令,不顾生死,冒着箭雨,冲了上去,眼看就要登上城头了,不料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一场暴雨。
李渊急忙鸣金收兵,待撤下来时,军中又增添了不少烈士和伤兵,将士们不理解,问怎么又收兵不战?
李渊解释说:“屈突通最善于守城,我军常胜,必有轻敌之心,今日只是示示威而已,还没到攻城的时候。”
此时此刻,李渊心里也没底,又召集领导班子开会,下一步该怎么办?又有两派发生了争执,这两派,裴寂和李世民两人是总代表。
这是进军长安的路上,第二次发生军事策略上的分歧!
老狐狸裴寂认为屈突通拥有大批的军队,凭借着坚固的城池,时刻对唐军形成威胁,如果舍他而去,直接进攻长安,要是长安打不下来,退兵又必然受到屈突通的拦截,这样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情况就相当危险了!不如先设法攻占河东,然后挥师入关,长安之所以有本钱与唐军对抗,还不是仗着有屈突通这支主力部队?如果消灭了屈突通,长安守军必然丧失斗志,要拿下长安,也就不在话下了!
可是军中新生力量李世民却不是这么认为,他和裴寂的态度有偏差,他觉得兵贵神速,唐军连续获胜,士气正旺,威名远扬,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来投靠。唐军应当乘着这股屡战屡胜的军威和气势,大张旗鼓的向西进军,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