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枯草朽骨安可知乎(2 / 3)
兵,并且还说的振振有词:“今纣刳比干,囚箕子,伐之有何不可?举事而得时,则不看时日而事利,不假卜筮而事吉,枯草朽骨,安可知乎!”武王无奈,只能出兵。
当时武王出兵后连遇三日大雨,就连武王的坐骑都被天雷给劈死了,古人将这种情况称为“泣兵”,于军大不利,连大名鼎鼎的周公当时都觉得这次出兵“天不佑周”,当时姜子牙却坚持说,武王这次出兵是秉德伐殷,为民请命,并无逆天之处。
姜子牙把这次“泣兵”事件,还有武王那匹被劈死的战马,都另作了解释,这才消除了武王的顾虑,排除了重重困难,稳定住了军心。与此同时,姜子牙更是严明军纪,身先士卒,亲自带着人冲锋陷阵,终于带动的周国军队,士气再次高涨了起来。
姜子牙说那些占卜用的龟甲和蓍草,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吉凶,枯草朽骨安可知乎!也就是说他已经全盘否定了占卜之说,否定了易经存在的意义。对于这事情,周武王作为周文王的儿子,竟然对姜子牙的这些大逆不道的作为听之任之,由此就不难看出,这时候的周朝已经是谁说了算了!
在姜子牙的统帅下,以周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牧野大获全胜,终于得偿所愿,以周代商开创了一个新世界,把亿万子民的生活方式,从奴隶变成了农民,也算是解民于倒悬,把大家从水深火热中拉了出来。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到了齐地。但是改朝换代并不是姜子牙的努力目标,这还只是他伟大远景的开始罢了。姜子牙到了自己的封地以后,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这才开始放手大干。他改革政治制度,顺应当地的习俗,简便朝廷的那些繁文缛节,大力发展商业,让百姓享受鱼盐之利。
传说太公姜尚活了一百多岁【好像是139岁】而卒,但葬地不详。什么葬地不详啊,姜子牙压根就没死,何来下葬?再说了,什么人能活到139 岁啊,更何况那还是生存条件很是艰苦,医疗条件几乎没有的年代!对于一个领兵打仗,风餐露宿,治理地方殚精竭虑的老人来说,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姜子牙之所以139岁才“死”,全都是因为蛮荒心的安排,只有到了这个时间,才是姜子牙去办正事的时候!也就是说姜子牙的年龄和死去,是由这个事情到来的早晚,所决定的!而蛮荒心借给姜子牙的那四十年,也是为了这个。139减去40是99岁,也还算不错了。
因为有姜子牙,周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