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处士横议百家异学(1 / 3)
孟子还好,他不过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模样罢了,虽然太过接地气但是还算正常,可另一边的淳于髡就直接接地气到惊世骇俗了!很多第一次见淳于髡的人,往往都会多少有点怀疑人生的惊异:世上既然还有如此这般的人物吗面前之人长不满尺,这淳于髡分明就是一个小人国偷渡过来的小人儿!
虽然这淳于髡天生异象,但是他却是稷下学宫公认的“稷下先生之首”,是稷下学宫建成时的第一个稷下先生,是一个学以致用的真正伟大政治家,是齐威王的上卿齐宣王的上大夫,是齐国多次出使外国的全权大臣,更是一个从最底层凭着直接的努力逆袭成功,无所不能无所不辨无所不知的大学者!
淳于髡出身卑微,从小只知道自己姓淳于,因为犯罪受到髡刑,也就是一种剃光头的刑罚,因此就被人叫做淳于髡了。随后这个地位卑贱的侏儒,还入赘给了一个女奴,其社会地位之低,让人叹为观止。
但是淳于髡博闻强记自强不息,再加上他“学无所主”博采众长,终于海纳百川一飞冲天。就因为淳于髡的学术思想没有流派师承,不会封闭体系,所以更显得绚丽多姿斑斓驳杂。但是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淳于髡有时候甚至都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纯以现实为准绳,多为其他的宗门派系所诟病。
有一次,齐国准备攻打魏国,于是魏国就赶紧用“宝璧二双,文马二驷”贿赂淳于髡,而毫无原则的淳于髡竟然也立刻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劝谏齐王终止了这次军事行动。东窗事发后,齐王责问,这淳于髡竟然还从容不迫振振有词的辩解道
“大王要攻打魏国,魏国把我杀了,对大王有什么好处?同样的道理,魏国现在来贿赂我,对大王又有什么害处呢?而因为我的劝告,大王认识到攻打魏国的危害,老百姓也不用在为了战争陷入苦难了,我淳于髡白白拿他们魏国一些珍宝,对大王的大业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还只是淳于髡善辩的一个很小很小地点例子,淳于髡的辩才可以说是真真正正的当世无双,不管是淳于髡出使各国,还是学术讨论还是上门讨教还是故意找茬,他淳于髡全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好像这次的稷下学宫当众辩论,就是淳于髡这个长辈故意挑起的。
淳于髡听说孟子来齐,喜出望外之余也是兴奋难耐啊,所以这才有了这次公开辩论。而孟子的这次来齐,除了淳于髡以外,也吸引了无数的有识之士四面汇聚而来,就比如说正蹲在假山上的那个骑驴少年,甚至是包括那个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