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笨鸟”初飞(16 / 20)
每天都拎着大斧捉那些私欲妄念,搞得我神经紧张,每天都失眠。静坐时还做噩梦,吓醒了好几次。前几天,我正在心中拎着大斧搜索臭毛病,突然感到胃部痉挛,喉咙发痒,接着是口中发咸,我只好张口,‘哇’地吐出一大口血来啊。”
倭仁不动声色地说:“此时正是你用功之时,一定要坚持,不可半途而废。世上多少聪明人,就因为半途而废,所以一事无成,你要谨记!”
曾国藩有气无力地点头,告辞而回。虽然倭仁苦口婆心地劝导,但曾国藩已发现理学家的那一套修身办法根本不适合自己的情况,于是改弦更张,放弃了静坐,当然还写日记和札记,只是没有从前那样浑身绷紧,时刻拎着大斧搜索人欲了。
虽然不再遵循理学的修身办法,可曾国藩还是按理学家的思路,严格“克己”,祛除那些臭毛病,随时准备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翰林院做了三年检讨,他把大部分臭毛病克掉了。从傲慢无礼、毫无修养的农家子弟到谦虚谨慎、待人彬彬有礼的翰林院学士,曾国藩完成了蜕变。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平台没有见到,一道难关却扑面而来。这道难关比他当初进翰林院还难,是为大考翰詹。
有惊无险过关
大考翰詹,就是中央政府组织翰林院的翰林和詹事府的詹事们进行考试,法律规定每六年举行一次。有的翰林或詹事碰不上,因为可能在翰林院或詹事府待了几年就升职走了,而有的倒霉就轻易地能碰上。
曾国藩运气原本没那么差,可中央政府在1843年突然抽风,宣布提前两年举行大考翰詹。更要命的是,通知考试的时间是四天后。
换作智力商数高的人,四天时间可能够了,但曾国藩肯定不够。他一得到消息就请假跑回寓所,昼夜奋战。
四天后,他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地坐在书桌前魂不附体。有人通知他考试时间就要到了,他这才垂头丧气地去考场。
曾国藩学习了三年理学,绝对严肃是必修课,为何大考前会如此仓皇失措,丢了理学家的脸?
这是因为,大考翰詹非比寻常。尤其是道光皇帝最重翰詹,翰詹考试过关,前途注定远大,总督、巡抚、尚书、侍郎都是翰詹考试毕业生。倘若不能过关,那就成了“穷翰林”“黑翰林”,前途彻底完蛋,在翰林院里都没脸和人家说话。
对于翰林和詹事而言,大考翰詹是人生转折点,要么天上,要么地下,无处可藏无法可解,只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