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布局东南(2 / 14)
,等于是一支孤军深入,还要层层突破太平军的关卡,你说这和登天有什么区别?”
曾国藩把头点得如鸡吃米:“你说得对,可又不能不救,上面催得紧。”
左宗棠一笑:“要救早就该救,等到这时说这话,你可太虚伪了。”
曾国藩脸微微一变,左宗棠又开口了:“不救王有龄这厮是对的,他之前总是想从您这里挖人,还在皇上面前说您坏话……”
“话不是这样说,”曾国藩打断左宗棠,拿腔拿调起来,“我和他都是大清之臣,理应同舟共济,互相扶持。见他身陷苦海,我没有能力去解救,真是心痛。”
其实关于曾国藩何以不救杭州,和浙江巡抚王有龄有很大关系。他和王有龄虽无深仇大恨,但李元度事件始终是曾国藩心上的一道坎儿,纵然王有龄在1861年12月末战死杭州,也未能让曾国藩忘记李元度事件。
杭州的陷落,给清政府一记闷棍。朝中的老头们和慈禧立即展开激烈的讨论。有人说,应该有人为杭州的陷落负责,此人自然是曾国藩。有人反对说,此时正是用曾国藩之时,惩罚他就是自毁长城。慈禧坐在同治后面的帘子里脸色极难看,她是在懊悔,如果早给曾国藩索要的东西,杭州恐怕还有救。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1862年1月,慈禧下令,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敦促曾国藩,要他和左宗棠尽快收复杭州,光复浙江全境。
曾国藩一扫当初的萎靡状态,左宗棠也是快马加鞭,开始知行合一,对浙江发起稳扎稳打的进攻。
当湘系集团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于浙江时,曾国藩却高瞻远瞩地眼波流转,瞄向了上海。瞄了许久后,他就找来李鸿章,李鸿章倾吐心曲道:“你呀,应该去上海。”
组建淮军
不多几年后,李鸿章常发自肺腑地说:“没有曾公,就没有我李鸿章。”那时他已是封疆大吏,和曾国藩平起平坐了。的确,在晚清,“曾李”可以并提,但没有前面的“曾”,后面的“李”就是个虚无。
曾国藩对李鸿章的全面照顾,始于李鸿章进入曾幕,高潮就是为李鸿章创建了淮军,并让他去上海开辟新天地。
上海原本是个渔村,属江苏省,发展了几百年,也毫无亮点。直到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辟为通商口岸,才猛地崛起,并迅速超越广州,成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1853年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南京无数富户携带财产逃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