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布局东南(4 / 14)
中。
当时,湘军的确没有多余的兵力,大家都在各自的战场上忙碌着,只有曾国荃在向天京慢悠悠地推进。他希望曾国荃带一万人去上海,曾国荃一口回绝了。他说:“我非要打下长毛的老巢天京不可,上海那地方,根本不必派军队去,只要我猛攻天京,全国各地的长毛贼都会跑回来救天京。”
曾国藩说服不了曾国荃,只好另想办法。“既然现成的兵派不出去,那不如新立一支。”这是曾国藩对李鸿章长吁短叹时,李鸿章心不在焉地说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曾国藩眼前一亮:“对啊,少荃,你这主意太好了,这事就交给你吧。”
李鸿章慌忙从椅子上站起,想了一想,说道:“我只是一说。”
曾国藩板起脸孔说道:“我可不是随便一说。”
李鸿章皱眉道:“其实湘军还是能派出一支万人部队来的,何必再建新军?”
曾国藩叹道:“湘军经过这么多年战阵,又经历过无数次胜利,已有暮气,必须要补充新鲜血液进来。而这新鲜血液却要完全不同于湘军,我看你就在你们安徽招募新兵,就叫淮军吧。”
李鸿章手直抖:“老师,这……”
“我选择你们安徽人,因为你们淮北的民风朴实彪悍,底子好,只要加以适当训练,就可称为劲旅。这件事就这样定了。”
李鸿章不语。
曾国藩叹了口气,“其实你是我幕府最得力的人,你若离开,我还真是一团乱,但上海关系重大,非要保住不可。能否有上海,是咱们胜利或失败的关键因素!”
李鸿章挺起身来,发誓一定要勇担这份重任。
和曾国藩创建湘军大不同,李鸿章创建淮军,并非是从头招募式的创业,而是驾轻就熟地整合。他利用湘军这座靠山,打着曾国藩的大旗,把曾在淮北抵抗太平军的团练们收编,然后按照湘军的营制改编,大清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支新的军队——淮军。
淮军和湘军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指挥官,湘军都是知识分子,淮军大都不是知识分子;其次是士兵组成,湘军专招朴实人,淮军由于成立仓促,所以人员复杂;最后,湘军的武器大都是冷兵器,但李鸿章到上海后,就把淮军变成了一支拥有火器的现代化部队。
淮军在两个月内组建完成,人数过了一万人。上海那边心急火燎地不停派人来,曾国藩和李鸿章原本计划再训练一个月,但时间太过紧张,所以决定提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