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最后没有辉煌(17 / 23)
不尽。这只好眼,也要坏掉了。”
慈禧轻轻“哦”了一声,双方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
没有结束。
十天后,慈禧听说曾国藩竟然还在京城,而且丝毫没有要回金陵的意思。于是她再召见曾国藩,一面就问:“你什么时候去金陵?”
曾国藩回答:“三日后就启程。”
“为何还要等三日?”
曾国藩听出了慈禧的不耐烦,慌忙跪下。他想说的是,三日后乃良辰吉日。
但这话不能和慈禧说,慈禧也没让他说,略带训斥的口气道:“金陵的事要紧,你早些去!”
曾国藩立即回答:“马上就走,绝不敢耽搁。”
第二天,慈禧问:“曾国藩走了吗?”
人回答:“正在收拾东西。”
第三天,慈禧又问:“曾国藩走了吗?”
人回答:“在收拾东西。”
慈禧很不高兴,人告诉他:“曾国藩做事向来平稳缓慢。”
“放屁!”慈禧几乎要跳起来,“他在拖延。”
六天后,曾国藩终于上路了。上路前,他去见慈禧。
慈禧讥讽道:“终于要走了。”
曾国藩叩头,慈禧要他起身时,他起了半天,才勉强站起。
“你的病不算重。”慈禧笑道。
曾国藩不知慈禧什么意思。
慈禧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还能跪着。”
这句话暗藏玄机,曾国藩额头立即汗出,告别慈禧后,当天夜里,收拾行囊,鸡叫头遍,就出了北京城。
可是,出北京城后,他的步子就和蜗牛差不多了。从北京到金陵,他足足走了三十六天。
这三十六天里,是曾国藩有生以来活得最舒服的日子。路上有各地官员迎接照顾,他又有精力和时间回想一生的往事。可每次想到最幸福时光时,“马新贻”这三个字就会蹦进他脑海。
每次“马新贻”这三个字蹦入脑海时,他都要长叹一声。
“这案子不好办。”他对心腹说。
心腹不以为然:“比天津教案还难?”
曾国藩一愣,的确,没有任何一件案子比天津教案还难。但马新贻案的确很难。
“马新贻到底是被谁杀的?”他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