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津门烈焰(1 / 5)
北风一阵阵的吹过枯萎低垂的河柳,布满尘土的树枝 发抖,宛如在列强铁蹄下哀鸣的天津城。
自从攻入天津之后,联军对于这座城市的劫掠与凌辱便一日未停。
联军士兵在天津城内普遍的、大规模的抢劫,是得到了联军指挥部的允许的——“要阻止抢掠是不可能的,当权者们于是采取了明智的方针,让士兵们为所欲为地抢一天。”的确是“为所欲为”,但不只是 “一天”。联军士兵对大清帝国平民财物的抢掠从未停过。
受到抢掠的还有满清政府的财产。
除了长芦盐道的数百万两白银被日本和美国士兵抢走之外,俄军洗劫了帝国政府的造币厂,将几吨白银全部运走。同时,天津道署、府署和县署的银库以及所有的工厂企业,全部被抢掠一空。联军还抢掠了大量的军事物资,掠获了三百多门火炮、大批弹药和各种“相当值钱的财物”。
这也是为什么瓦德西能够进行大规模炮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这些火炮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原来的主人开炮时,瓦德西想必很是得意过。然而炮弹终有用完的时候,他的继任者克拉克将军在耐心的等待了一个多月后,终于盼到了来自欧洲的援军及军事物资。
援军业已经陆续开拔,向北京进发,准备在那里重新集结,好按照克拉克及各国将领们地计划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囤积在大沽口码头的大量军事物资正按远东战争最高军事指挥部的要求运往天津城内。
兵力的捉襟见肘因为援军的到来而不再困窘。这些从遥远地欧洲或者并不遥远的各国殖民地赶来的士兵(以英国及法国数量最多)第一次踏上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家。他们欣喜若狂,战争虽然距离他们很遥 远,可是作为占领者的权利却是这么的稳固,他们随意射杀看到的中国人——和他们的“前辈”相比,这些初来乍到地“菜鸟”们更为猖狂和嗜杀。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心中充满战争带来的乐趣。
刚刚有所好转的秩序因为这批留守天津的援军而变的恶劣不堪。
然而抵抗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
俄国记者写道:“常有这样的情况。几个人一队的士兵到中国住宅区或邻村去弄饲料,但却一去不复返了。他们闯进某个偏僻的胡同,碰上武装地中国人,于是便被人从拐角后面打死了。”
因为中国的百姓不是财物,不会顺从地任由洋人肆意逮捕、处决和抢掠,表面上谦恭温顺甚至连走路都举着外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