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殊途同归(4 / 5)
云还将“总体战争”的其他手段,如国防宣传、经济战争,乃至全国民防各个领域地领导权,都集中在他一人手中。
第二步,在军队的具体编成上,他给蒋百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这份名为《国防军建设纲要及实施细则》的文件中,林云给出的要求基本如下:每个师从一万二千人到二万二千人不等。一个师通常由一位少将统率。两师或更多的师编为一军,由一位中将率领。两军或更多的军成为一个集团军,由一位上将率领。在林云的要求中,继续以数字来表示军队地番号。集团军、军和师都有一个分成四、五个科的参谋部,通常包括后勤、情报、作战、补给和训练。
再往下分,一师包括两个或更多的旅,每个旅由一位准将或旅长统率;一旅代表两个或更多的团,每团由一位上校管辖;一团等于三个或更多地营,营的首长是一位中校;一营由四个连组成,每连由一位少校或上尉统率;一连由四个排组成,每排由一位中尉指挥。
在这样的编制中,大部分是由步兵、骑兵和炮兵组成的,但是按照林云的要求及实际的需要,增设了许多后勤部队,它们的数量虽然还不及整个师或者军的一半,但是却承担着很多的任务。而按照林云的设 想,这样的数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等到技术进一步成熟,工业更加发达的时候,才能训练并装备更加专业的后勤部队。
至于在抗击八国联军和消灭日俄军队中立下大功的骑兵,林云暂时保留了下来。作为一个穿越分子,一个知道飞机大炮坦克的现代人,他深刻的明白,骑兵终究会凋落在越来越现代化的战争之中。不过就眼下的技术来看,能够取代骑兵王者地位的机动性力量还不可能很快出现,(虽然林云做梦都想有个坦克集团军群)所以骑兵的建制还是保留下 来,而且,大部分是作为精锐保留在郭松龄的总监察署的名义之下。
而在林云所直属的北京近卫军中,一个骑兵旅包括由九千二百名骑兵和九千八百匹军马组成的三个骑兵团。在这个时候,骑兵代表着军事上的精华。戴着华美头盔,挥舞着闪着寒光的马刀冲锋的近卫军骑兵,只有密集火力才能加以摧毁。
在炮兵的建设方面,林云亦投入了相当多的心血。一般来说,师的直属炮兵团由许多有四门到八门炮的炮兵连组成。三个到四个炮兵连组成一个炮群或炮兵营;两个或三个炮群等于一个炮兵团。
在这段时间,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在大炮方面胜过别国。德国埃森的克虏伯工厂和波希米亚的斯科达工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