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两顶帽子(4 / 5)
什么会让自己同车而行。
“对于发展我国的矿产业,吴先生有什么见解?”林云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冷不防的提出了这个问题。
“大总统的《工业振兴法》业已有了详尽的计划。我……”吴仰曾有些迟疑,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坦诚的将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
林云投来鼓励的眼光。
“总体来说。布局是大概不错的。”吴仰曾在林云的注视下,不由自主的说了下去:“但是有些方面,还不完善。”
“请吴先生不妨直言。”林云低低的咳嗽了两声,抬起头来微笑着说道。他的动作显得很轻,神色间仿佛还带着一丝歉意——为自己的咳嗽打断了他的谈话。
“关于在东北开矿之事,我本人是非常热心的,然而这必须考虑到全局。比如,目前的铁路运输能力,尚不足以支持这么大规模的开发,也就是说,矿产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随着铁路系统的完善而深入进 行……如果借鉴一下美国的经验,则这个问题便很好解决。同理,在开发任何矿产的时候,铁路这一主要的运输问题不解决,都会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工业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还有呢?”林云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工业体系,还处在非常薄弱的起步阶段。既没有大型的重工业生产的能力,又没有能够与列强相抗衡的轻工业生产基础,非但如此,在技术上,完全没有自主的权利,人才上,亦没有相当的积累和普遍的培养。这些问题彼此纠缠,而又相互制约,哪一个环节不解决好,都会对全局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呵呵,是啊。”林云笑了起来,“看来吴先生,不仅仅是矿冶工程师,更是一个对工业全局有深刻认识的总体规划师啊。”
“哪里哪里,这些想法,亦是我当时参与制订《工业振兴法》时的一点感想罢了。”吴仰曾谦逊的说道。
“既然说到《工业振兴法》。”林云沉吟片刻,目光向窗外看去,神态显得颇为疲倦,似乎在为什么人而赌气。他转过头来,盯着吴仰曾接着说道:“以先生来看,此法案有何利弊?”
“我之愚见,其利者,不外有三。”吴仰曾被林云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平和认真的语气所打动了,他侃侃而谈,完全忘记了对方便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是那个照片中面容冷俊的年轻总统。
“其一,以国家之合力,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的分配这些矿产的资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