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另一条战线(1 / 5)
在黄明山率领军事代表团访问德国的同时,国内的形 微妙的变化。林云注意到在南方的一些报刊,刊登出一些鼓吹参加欧 战,“树立大国地位”等内容的文章。当然,这些文章在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一篇名为《论泛亚洲大中华之崛起》的文章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时,林云觉得这其中,必然有许多值得深究的问题。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国家经过这几年的稳定和发展,也只不过在满清丢下的烂摊子上勉强站住脚而已。远没有到那篇文章中所说“夫今日之中华,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国之地位,已获国际社会之认可”的那种程度。
首先在工业上,重工业的体系并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发展的重点过于集中在军工业方面,矿产的开发和利用也仅仅停留在服务于军事工业。其次农业的发展虽然因为土地的改革而有所改进,但也并没有达到林云所理想的状态,与此同时,连续两年的旱灾和今年的洪水灾害已经造成南北各地农业大大减产,损失相当严重。
教育方面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这种进步是建立在一个非常广泛的、具有普遍性的基础上的准军事化教育,在其他科技领域,还没有大量涌现出各类人才,这也是林云所担忧的问题。
不过所有这些加起来,并不是林云最担心地。
国内微妙的政治气氛。已经让很多敏感的人有所注意了。然而针对这种潜在的变化,人们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
“这种论调地出现并非偶然。”郭松龄放下茶杯,“自从我们在南亚的战略取得成功之后,这种论调就已经在南方一些地区小范围的出现了。”
“可是这一次……不同。”林云从窗前转过身,目光环视着屋子里的众人,“欧战并不是我们的战争。要警惕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把我们拖进战争的旋涡。”他停下来沉思片刻,语气略显沉 重:“我们现在还经不起那样的战争。”
“别有用心地人?”郭松龄皱眉问道:“会是谁呢?”
林云摇了摇头:“很多人,任何人只要能从我们参战得到好处,都有这种可能。”
“总统先生,我建议立即采取果断措施,禁止传播这类文章。”内务部副总长提议道。
“为什么?”林云在书桌后坐了下来。一只手摩挲着放在面前的一本书的封面。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林云没有等他回答,而是自顾自的说道,“舆论阵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