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结局(2 / 3)
主张用中央政府的权力对现行秩序加以改革,使中国社会进一步走向和谐。此项运动地主旨是把反垄断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
该运动毫无例外的由郭松龄保驾护航,由于早期的自由市场主义。国内涌现出不少垄断企业。他们地存在让林云如鲠在喉,不分解这些企业,就不能全面推行进步主义。
林云地改革理念是调整财产与公共福利的关系,重新把公共福利置于个人财产。即发展之上。
在他看来,这是重建社会发展的主旨。林云在一次集会中提到,“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地。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林云开始反垄断斗争。他把矛头指向北方集团所有的铁路控股公司---北方证券公司。对它提出起诉。他又强迫一个煤矿接受政府对罢工地调解,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支持有组织地罢工。
接下来。林云开始整合这些企业。
到共和十一年年底,全国的铁路,能源等企业都收归中央政府所有,加上原有地企业,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老大。
林云的这些行动得到了人民的称道,他因此获得“反垄断狂”的美名。这个外号和他“战争狂”的名声互相辉映,几乎可以成为概括其功绩的两大特征。
但是林云也遭到了保守派的攻击,然而这些攻击即无力,又无效。对于林云来说,一个铁石心肠的独裁者,最不应该惧怕的就是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
林云是有理由骄傲的。
他建立了亚洲最为强大的陆军、海军和精锐的空军。他的国家正在急速发展,血洗了耻辱,并带给敌人更多的耻辱。
“要发展,必须先稳定。”林云不怕折腾,但是能不折腾最好。然而他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也许是那次刺杀的后遗症,也许是他的体质本来就不怎么好。经过数次疗养之后,也没有大的起色。
共和十六年五月,林云视察南方六省,在上海停留期间,病情加重。经过精心治疗之后,同年九月回到北京,九月十六日,发表了《告国民书》。
这份被称为“总统遗训”的文件,据说并非出自林云本人之手,然而世事就是如此,不管出自谁的手笔,既然是官方刊行,那么就已经打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