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直奉战争3(2 / 6)
一边。
“就这样将日本人晾在那里了,会不会有些不妥?”姜澄选看到刘永丰的态度,虽然大呼痛快的同时。也有些咋舌道。
“有什么不妥的,大不了到大总统和兴帅那里去抗议。外交的事不归我们管。打好自己的仗就是了,今天见那个日本人一面。已经是给他面子了。”刘永丰摆手道。“真要是有什么变故,兴帅会发电报过来的。当初直皖战争的时候,曹瑛的直军本来都占了风,后来被日本人一搅和,撤退的时候给定占了空子,反而从优势变成了劣势。现在日本人是想故计重施,真是打的一副好算盘。”
“兴武,前线战事怎么样?”徐世昌现在每天都要问叶重一次,后世小说所描写的什么大人物处惊而不变,运筹帷幄其实是小概率事件,别看徐世昌在人前一副超然,自信的样子,其实私下里对这场战事的关心丝毫不亚于叶重。若是东北军战败,他这个大总统也就做到头了。
“父亲还请宽心,眼下东北军连战连捷,南方甚至已经攻下了开封城,兵临郑州城下。现在吴佩孚也被压缩在保定动弹不得,王承斌在山东方面也被击退,我看这场战争恐怕过不了多久就要结束了。”徐绪与北京的一干高级参谋亲眼目睹了坦克教导2大队72辆库伦式坦克,以及重炮3旅的南下,信心比起徐世昌要足得多。
“战局基本不会再出现什么变故了,偶有反复也动摇不了大局。”吴佩孚虽然挣扎了几次,给东北军带来了一定的伤亡,但在绝对的实力下,偶尔的惊艳表现只是战术的成功,挽回不了战略被动挨打的地位。
“民国的督军制一直是军阀割据的根源所在,战事结束后,我看中央也要开始着手废除督军制度了。”叶重道。
“只要打赢了,什么都好说。”徐世昌是个文人总统,主张的是文治,地方督军的权力也是太大了些。
“对了,列强关于民国重新召开关税会议的事怎么回复?”叶重问道。
“英国已经松口了,说是要等战事结束后再谈。”徐世昌脸露出了一点笑意,“只要成了,少说一年也以为财政增加几千万元的收入。再占领了河南,河北,湖北三地,这三个省份的税收不再被曹锟截留大部分,今后中央再也不用紧巴巴地过日子了,有时候连议员的薪俸都发不出来,要是没钱,这个位置也不好坐呢。”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不过只要将军队裁下去,再把庚子赔款的事解决了,还有海关弄好,财政的困局就能迎刃而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