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方块4(2 / 6)
以及其他基建的脚步也要慢下来。”
“慢下来是正常的。大跃进了几年。也该缓一口气。”叶重点了点头。如果没有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让那些灾民出工出力,5年的工夫是建不起如此数量的铁路和公路的,否则其他电力,水利,工业等方面的建设都没钱搞了。当然,也只是脚步放缓,并不是停步不前。
“现在英。美,法,德等国都在闹经济危机,民国和苏联却在逆流而上。咱们要和苏联抢资源,不能让一些企业都被苏联拉过去了。另外一些技术人员,工程师,也要大量引进到民国来。尤其是德国那边,失业率奇高。发展国内工业的同时,将引进高端人才还有列强的工厂作为第一要务。”叶重道。德国工人失业率都达到了将近工人总数的二分之一。并且还有一路上扬的趋势,美国由于工业规模大。失业的工人和技师数量也极为恐怖。
至于日本,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政府开始通过以《重要产业统制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制法令,把工、农、金、贸各领域控制起来;又在各个部门中强行组织卡特尔和托拉斯,把中小企业置于财阀的控制之下。然后对各垄断企业发出大批军事订单。预计未来几年内,下给各大财阀的军火订单将高达50亿日元以上,在经济上已经无可避免地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距离法西斯抬头的时间也不会有多远了。
民国大学教授这两年虽然发展迅猛,但还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用,引进海外的人才也就成了必然之举,“这件事我已经安排下去了,从去年开始以美国和德国为主,英法也有一些,但是不多。加起来暂时移居到民国来的技术工人,技师总人数已经达到了3万以上,今年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各种工厂,尤其是美国那边过来开办的工厂数量达到了4600家以上。总体上形势还是非常不错的。”王永江道。“苏联那边毕竟体质跟世界大流不一样,虽然举国体制发展重工业,但是那些洋人与民国的关系还是要近得多,民国这边的风气洋人也更容易接受。”
“说得也是,这次世界各国,遍地是洋落啊,工业设备便宜得以前难以想象。再过五年,民国的综合国力至少可以进入世界前五强。”叶重伸了个懒腰道。其实世界性产能过剩,那大批的机器也不是民国一家能吃得下的,苏联的崛起,同样不可阻挡。
“恐怕没这么容易。”王永江搞经济是行家,不过听到叶重说世界前五强,难免精神有些晃忽。
“你不要列强是什么高标准,民国的底子摆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