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台海(5 / 6)
.6万人。岛上屯积了大量的物资,修筑了严密的工事群。预料到国防军空军的强势,澎湖岛上的工事大多是坑道建筑,有交通壕彼此相连接,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
澎湖岛上的两座山体里面几乎被掏空,在山体内的坑道建筑就超过了7层,如果时间足够。日军能将澎湖岛打造得更为严密。
澎湖岛被打造得有如刺猬一般。另外的几座小岛由于精力不够,被国防军迅速地拿下。只是主岛日军火力隐蔽密集,急切间难以攻下。雷骑2型坦克也被日军隐藏的火炮击毁了十几辆。由于日军烦人的火力,民国特别调用了30辆开路者2重型坦克,达到52吨重量弄到岛上着实废了好大一番功夫,不过上了岸之后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开路者2俨然就是一个移动的堡垒。
不过日军的坑道防御工事大多十分隐蔽,民国的军队暴露在日军的射程内后才开火,不停地收割着国防军士兵的生命。
好在日军此时只有地面部队可用,先天不足,只能被动防守,国防军吃了些小亏之后,也开始变得谨慎起来,这是与那种直打猛冲遏然不同的战斗。在远东时钢铁洪流直接横扫过去的大开大搕并不适用于这里。
如此一来,日军的伤亡便开始加大了,日军的优势便是其火力的隐蔽性,一旦暴露之后,便失去了原有的威力。除了山体内部的工事外,很少有能扛住重磅航弹打击的。如此一来,日军的伤亡便开始直线拔高,只是国防军的前进速度也慢了不少,照这个进度下去,没有个把月的时间,很难肃清岛上的日军。民国这么五十多万军队还在对岸,集中了超过三千架的飞机,全部的海军,不会为了一个澎湖列岛便就此僵持下去。
作为台海战役总指挥的薄子明,让战区参谋部经过一翻磋商之后,决定在夺取硫磺岛的同时,开始登陆台湾。经过反复权衡之后,薄子明选择在基隆港进行登陆。
基隆的防御工事也很严密,不过跟澎湖岛那种不利于大型军队展开的地形比起来,国防军相对更偏向于这样的战场。国防军怕的不是日本的兵力有多少,战力有多强,而是日军龟缩不出,自己的先进武器使用不上,空有一身力气使不出来。
若是空袭任务,龙鹰4能胜任,想打就打,想走就走。零战也留不住。可现在是登陆作战,龙鹰4的航程就显得有些不足了。好在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