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结局(6 / 9)
以民国空战动则出动数千架飞机,即便是放在此时的欧洲,也算得上是大手笔。英国此时也能清晰地感受到民国的实力。从后方源源不断抵达的机群几乎挤满了英国在埃及的每一个前进机场。空中预警机的投入,也使得对德军机群的能在更远的地方被发现。
不过这些还只是常规武力,并不是最让人吃惊的。
1946年5月24日,民国参战的飞机已经超过了3600架,陆军却迟迟未至,民国空军的参战已经让德军压力大增,感受到空前威胁的隆美尔再次加强了进攻的力度。
就在英军全线吃紧的时候,英军和民国的联合空军取得了空战的优势。2架大型飞机在数“闪电”喷气式战机的掩护下分成两个方向抵达后方德军主力上空。
前一天。叶重敦促德国主动投降的声明再次引得一片讽刺声。不过这些讽刺随着两颗投下的原子弹齐齐噤声。
两颗巨大无比的蘑菇云在埃及的领土上腾空而起。两枚原子弹爆炸的威力分别相当于1.55万吨梯恩梯当量,恐怖的声响,恐怖无比的火云如同太阳般耀眼。仿佛非洲大陆上在不同的时段分别多出了一个太阳。
由于德军的分布并不像城市居民那样集中。两颗原子弹也只让德国损失了5万多人的兵力,不过这些兵力都是装甲师中的精锐,更让德军沮丧的是民国拥有的这种恐怖武器简直非人力所能抗衡。一颗核弹投下去。直接导致几万人的损失,这还是战场上,如果投在德国本土,后果不堪设想。
相比起美国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之后的大肆宣扬,民国却一直相对低调,欧美等国一直只知道民国在进行核实验,但什么时候能造出原子弹并不清楚。此时民国参加欧战,不仅拿出了喷气式战机,而且出手便是两颗核弹。直接遏制了沙漠之狐隆美尔的进攻势头。
不过紧接着,民国公开宣布核弹这种终极武器应该用来维护世界和平,不应该用于平民城市的轰炸。为此叶重专门致电杜鲁门。要求以民国和美国为首。共同维持世界的核稳定,商讨禁止核武器肆意扩散的和约。
叶重此举虽然是拉拢人心。但确实赢得了学术界,尤其是物理界,从事核研究科学家的广泛认同。也促进了欧洲因为战乱的顶尖物理学家移民到民国。
原子弹的出现再次引爆了民国八亿国民的振奋,民国掌握了这种终极打击武器,带给国民的安全感是无与伦比的,尤其是眼下这种战火纷飞的时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