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兵出马西格(2 / 5)
介绍是例行的,不过关于在马西格发起对德军第二集团军侧后翼掩护部队——第十七集团军——地突击计划,还是可起了客人的关注。两位政治家还是有一定地军事洞察力的。至少他们从即将发起地战役中看到一种可能:合围德第二集团军全部和第十七集团军一部的可能性。如果战役计划能够顺畅的实施,那么凡尔登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中国39师在贝尔瓦森林付出的牺牲就完全值得了。
巨大的兴趣几乎打消了两位客人的来意,不过。是几乎!
“上将阁下,您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吗?如果您或者是周将军手里掌握的大中华帝国国防军精锐装甲部队再多一些。这样有诱惑力的战役计划执行起来就非常轻松了。同样的,类似瓦伦——凡尔登的危机也不会再上演。目前战局需要投入更多的决定性力量来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决定性的发展。无庸讳言,是中国远征军让我们看到快速结束战争的希望,我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急切地期待着中国能够派遣更多的精锐军队到法国和比利时战线,尽快地摧毁德军。中国有五亿人口,如果实施总动员的话,最少能够动员一千万以上的军队,您看,现在您手里只有20万。将军,您应该看到,法国的血快流干了,英国的血也在大量的失去。避免流血的方式是尽快地使用中国将军的战略和战术,使用更有效的中国远征军,这一点,我想每个人都是很清楚的,并不是我和勋爵阁下在把战争责任推卸到中国朋友身上。”
潘勒韦不愧是有名的数学家,很快就用数字和逻辑推理说出了一番让人无法拒绝的道理来。
聂文青笑了笑,抬手指了一下当面墙壁上的协约**总军事地图,道:“大中华帝国国防军目前承担的压力丝毫不比英法两国轻,两位先生,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事实的真相。在意大利战线上,中国有接近20万的南集团军在亚平宁山脉一寸寸地艰难推进;在中东战场上,我中东集团军刚刚赢得了歼灭土耳其巴格达集团军和攻取耶路撒冷的胜利;在埃塞俄比亚战场,我军在英军的配合下击败了意大利人,恢复了埃塞俄比亚王室政权;更重要的是,我东集团军群百万大军正在东线战场上积极筹备决定性的攻势。在这些地方,有两三百万中国精锐部队的存在,对中国来说!这已经是国力能够承担的极限了!在这场战争中,您们和我,都无法说服帝国政府去进行全国总动员,去实施战时补给制,去征调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各个战场上。因为军事战略的实际并不需要太多的多余的军队。我这样打一个比喻:20万的西集团军是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